履行教育工作职责述职报告
二、加大教育投入,落实了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投入机制
保证必要的教育经费投入是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前提和关键,教师有了比较丰厚的收入、学校有了比较稳定的公用经费来源,教师才能安心从教、乐于从教,也才不会去增加农民负担.
农村税费改革后,特别是去年我县全部免征农业税后,全县社会分配体制、保障体制、教育管理体制和乡(镇)村工作出现了新情况、新特点,我们将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工作作为全县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进一步落实和完善了“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确保了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做到了保工资、保运转、保发展,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初见成效。
一是确保了教育经费投入。我县依法落实了教育经费的“两个比例”和“三个增长”,财政支出中教育支出所占的比例都是逐年增长。20**年为1.31%,20**年为1.37%,20**年全县财政性教育事业经费总量为2.44亿元,占GDP的1.63%,其中县本级对教育的投入总计为2.02亿元,占地方财政支出的34.24%,较20**年增加5.2个百分点,增加投入5300万元,同比增长35.5%。20**年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教育的经费2869万元,20**年全县城市教育费附加预算3400万元,并从今年起,教师第十三个月工资和医保经费全部从城市教育费附加中退出,使城市教育费附加全部用于学校建设和发展。
二是确保了中小学工作的正常运转。历年来,我县从未平调、挤占中小学杂费,中小学杂费全部用于弥补学校公用经费的不足,且每年由县财政安排一定的公用经费补助。20**年,我们按小学每生4元、初中每生6元、高中每生13元标准核拨公用经费。
三是基本消灭了中小学现有危房。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大中小学危房改造力度,采取省市争取一点、乡镇政府筹措一点、动员社会力量捐助一点、县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危改资金,加强了薄弱学校建设。连续几年实行县财政对危房改造奖励制度,拆危1平方米奖励10元,兴建1平方米奖励50元,拆除土砖校舍1平方米奖励10元,更换钢屋架一排奖励800元,同时对挖治白蚁的学校给予资金补助。每年用于危房改造的资金达200多万元,20**年全县共拆危13282平方米,全县基本消灭了现有危房。
四是加快了学校建设步伐。近年来,我县每年用于学校建设的资金都在3000万元以上,20**年全县共筹措学校建设资金3345万元,新建校舍面积56107平方米;20**年全县共投入学校建设资金4700万元,新建校舍面积66098平方米。投入2500万元的县七中第一期工程已交付使用,第二期工程即将启动;投资1000万元的县城xx小学和xx小学已全面进入施工阶段,可确保今年秋季开学。
五是建立了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债务的有效机制。我县学校在“普九”中的负债有2000多万元,我们将其从学校剥离到本级政府,挂账停息,纳入县乡两级政府消赤减债的整体规划逐年消除,坚决防止发生新的义务教育负债,并明确规定农村中小学一律不得举债建设。
三、以人为本注重实效,为师生作了几件实事
1、确保了教师待遇逐年提高。从1998年起我县就实行了教师工资统发,20**年起落实了教师第十三个月工资和医疗保险。20**年全县教职工工资福利待遇共支出1.23亿元,年人平为17538元,同比增长57.49%。
2、由县财政统发教师的政策性补助。20**年以前,我县教师的生活补贴、误餐补助、津补贴由县财政统发,其余不足部分由乡镇财政负担,实现了教师与当地党政干部同等待遇。由于乡镇财政状况的差异,部分边远和财政状况不好的乡镇无法全部落实由乡镇财政负担的部分,致使乡镇之间教师政策性待遇有较大差距。为稳定教师队伍、缩小待遇差距,按照我县农村综合改革“保人员经费和机构运转”的原则,去年底,我县决定原由乡镇承担的政策性补贴,从20**年起全部由县财政负担,仅此一项县财政每年增加支出1478万元。
3、缩小了发达乡镇与偏远乡镇之间的待遇差距。从20**年起,对贫困地区边远乡镇教师上浮了两级工资,实行每月50元特殊津贴补助的政策。
4、大力开展扶贫助学活动。虽然我县经济发展整体水平较高,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较快,但经济的发展仍不平衡,少数学生家庭因天灾人祸、父母离异等原因,交不起学费,面临失学、辍学。为此,我们加大了扶贫助学的工作力度,建立健全了助学工作的领导管理机构,致力于建立扶助贫困学生的长效机制,逐步实行“两免一补”,切实解决贫困学生读书问题,实现“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的目标。一是壮大教育发展基金会。我们积极探索多方筹资支持教育事业发展,把企业捐资、个人捐资等社会资金作为补充。20**年,募集资金1000余万元;20**年,县财政拨款30万元,并争取省市支持和社会赞助,共募集扶贫助学资金225万元,资助贫困学生6518人。二是动员社会各界结对扶助,开展“一帮一、一对一、一扶一”等活动。20**年全县由机关干部、党员、教师、企业老板等结对资助学生2982人,扶助金额达155万元。
总之,在发展教育事业上,我们和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一道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我们深知与上级和人民群众的要求比,肯定还存在很多不足。在新的形势下,XX县如何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如何实现教育事业的科学高效发展,仍需不断探索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