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政府班子近三年述职报告
七是农村服务业有了新活力。全年引进县外资金1030万元,私营企业突破1000户,为当地群众提供了52%以上的新增就业岗位。全镇农村累计输出和就地转移劳动力3498人,实现劳务收入1600万元。
以新村、小莫古两个集市为依托,以西石高等级公路为枢纽,第三产业得到迅速发展,西桥至太平哨新的工业园区正在形成,促进了商业贸易、饮食、交通运输、金融保险等服务业的迅速发展,人流、物流、信息流渐显新活力,第三产业逐渐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渠道。
四、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实效
镇政府始终围绕“量力而行搞建设,投工投劳重实效,农业基础是首位,改水修路是目标”的方针,把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基本建设的利用率和贡献率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逐步改善了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三年来,全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一是交通建设成效显著。三年共投入1000多万元用于交通建设,投劳8万余个对全镇的村庄道路进行了全面的维修保养。累计新建和改造各类等级的公路共计120公里,其中小新线为水泥路面,其他为一级砂石路面。母召线油路建设的项目申报工作正在进行,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形成了以小莫古为中心,以324国道、小新线、母召线为主骨架,乡村公路为经络的四通八达、十分便捷的交通网络。全镇40个自然村有19个自然村村内修起了水泥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二是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集镇管理不断加强。三年累计投入资金200万元用于小城镇及配套设施建设,新建街道2条,计950米,申请世界银行贷款260万元,完成了集镇自来水供水工程,于20**年投入使用,运行良好。同时解决了小莫古和大地村近5000人的吃水难问题。
城镇化水平提高到27%,在巩固集镇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小莫古集镇经云南省设计院修编规划后面积已达4.5平方公里。集镇配套工程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日益增强,为树好陆良“南大门”形象奠定了基础,现小莫古集市日上市人口达5000多人,日贸易额达30多万元。农民人均住宅面积达30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住宅面积25平方米。三是农田水利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20**年完成了基本烟(农)田建设的一、二期工程,涉及五个村委会的九个项目区,共15803.5亩。三期工程是山后片、红石岩片和大石桥南干渠的整修。按照就近利用的原则采取池管结合的管网桩灌的建设类型,共新建调节水池8个,田间水池7个,饮水池1个,水塔1个,利用已有水池2个。新建提水泵站3座,利用提水泵站2座,铺设管道177.2千米,安装灌桩3419个。共投入工程资金2500万元。项目区的受益群众共累计投劳近10万人次,开挖沟路177.2公里,挖土方15258立方米。折合人民币821.9万元。全镇现已建成的15803.5亩基本烟(农)田,受益农户达2775户,受益人口10859人,保证了大春按最佳节令栽种。20**年全镇的水利化程度提高了近10%,改善灌溉面积0.13万亩,治理水土流失5.8平方公里。
www.qz26.com年蓄水1300万立方米,灌溉用水980万立方米,解决人饮水困难1815人,牲畜饮水困难900只。建成了三级提水泵站和德格海子水库两大水利工程,增强了整体抗旱能力,大石桥水库大坝排危近1000万的项目正在实施。投入12万元在境内建成了3个增雨防雹作业点,提高了人工干扰天气的能力。四是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全镇全面完成了农村电网改造,并投入使用,确保了电力供应,降低了用电成本,改善了电力供给环境,实现了城乡同网同价;人畜饮水工程不断推进,全镇40个自然村有27个自然村用上了自来水,惠及2.5万多人,广播、电视及通讯设施的覆盖率不断加大。五是教育基础设施得到巨大改善:三年共投资2000多万元进行学校的排危工作,新建了小莫古、雾路顶两所小学,建成中学微机室一个,标准足球场一个,配套桌椅及教学器材近1000套。为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投资70多万元完成了阿油堡小学教学楼的危房改造;投资20多万元完成了镇二中教师住宿楼的改造;新村村委会明德小学项目申报成功,可利用项目资金近70万元。
六是积极做好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在认真贯彻“珍惜、利用、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的同时,完成省级开发整理项目2个:挪岩马鞍山片和烂泥沟片,共4000亩,总投资240万元。新增土地面积800亩,麻舍所村和古宁村近5000亩的土地开发整理工作进展顺利,有望新增土地面积55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