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级会计职称《中级财务管理》真题(含答案解析)
05-05 13:02:31
来源:http://www.qz26.com 会计职称考试历年真题 阅读:8969次
导读:企业财务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资金运动及其所体现的经济利益关系。 23. A 「解析」甲公司购买乙公司发行的债券,则乙公司是甲公司的债务人,所以A形成的是"本企业与债务人之间财务关系";选项B、C、D形成的是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财务关系。 24. B 「解析」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优点包括: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和投资的风险价值;反映了对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的要求;有利于克服管理上的片面性和短期行为;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所以本题选择B. 25. A 「解析」如果A、B两只股票的收益率变化方向和变化幅度完全相同,则两只股票的相关系数为1,相关系数为1时投资组合不能降低任何风险,组合的风险等于两只股票风险的加权平均数。 二、多项选择题 26. BD 「解析」净收益理论认为负债程度越高,加权平均资金成本就越低,当负债比率达到100%时,企业价值达到最大,企业的资金结构最优;修正的MM理论认为由于存在税额庇护利益,企业价值会随着负债程度的提高而增加,于是负债越多,企业价值越大。 27
2012年中级会计职称《中级财务管理》真题(含答案解析),标签:试题,历年真题,http://www.qz26.com
企业财务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资金运动及其所体现的经济利益关系。 23. A 「解析」甲公司购买乙公司发行的债券,则乙公司是甲公司的债务人,所以A形成的是"本企业与债务人之间财务关系";选项B、C、D形成的是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财务关系。 24. B 「解析」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优点包括: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和投资的风险价值;反映了对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的要求;有利于克服管理上的片面性和短期行为;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所以本题选择B. 25. A 「解析」如果A、B两只股票的收益率变化方向和变化幅度完全相同,则两只股票的相关系数为1,相关系数为1时投资组合不能降低任何风险,组合的风险等于两只股票风险的加权平均数。 二、多项选择题 26. BD 「解析」净收益理论认为负债程度越高,加权平均资金成本就越低,当负债比率达到100%时,企业价值达到最大,企业的资金结构最优;修正的MM理论认为由于存在税额庇护利益,企业价值会随着负债程度的提高而增加,于是负债越多,企业价值越大。 27. ABCD 「解析」企业进行收益分配应遵循的原则包括依法分配原则、资本保全原则、兼顾各方面利益原则、分配与积累并重原则、投资与收益对等原则。 28. ABCD 「解析」不超过一年期债券的持有期年均收益率,即债券的短期持有期年均收益率,它等于[债券持有期间的利息收入+(卖出价-买入价)]/(债券买入价×债券持有年限)×100%,可以看出利息收入、持有时间、卖出价、买入价均是短期持有期年均收益率的影响因素。 29. ACD 「解析」日常业务预算包括销售预算;生产预算;直接材料耗用量及采购预算;应交增值税、销售税金及附加预算;直接人工预算;制造费用预算;产品成本预算;期末存货预算;销售费用预算;管理费用预算。现金预算属于财务预算的内容。 30. AB 「解析」质量成本包括两方面的内容:预防和检验成本、损失成本;预防和检验成本属于不可避免成本;损失成本(包括内部质量损失成本和外部质量损失成本)属于可避免成本。 31. ABC 「解析」稀释性潜在普通股,是指假设当前转换为普通股会减少每股收益的潜在普通股,主要包括可转换债券、认股权证和股票期权等。 32. ABC 「解析」影响财务管理的经济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周期、经济发展水平、宏观经济政策。公司治理结构属于法律环境中公司治理和财务监控的内容。 33. AB 「解析」偿债基金=年金终值×偿债基金系数=年金终值/年金终值系数,所以A正确;先付年金终值=普通年金终值×(1+i)=年金×普通年金终值系数×(1+i),所以B正确。选项C的计算与普通年金终值系数无关,永续年金不存在终值。 34. ABCD 「解析」股票投资的技术分析法包括指标法、K线法、形态法、波浪法。 35. AC 「解析」运用成本分析模式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时,只考虑因持有一定量的现金而产生的机会成本及短缺成本,而不予考虑管理费用和转换成本。 三、判断题 61. × 「解析」根据附权优先认股权的价值计算公式:M1-(R×N+S)=R,转换可得:R=(M1-S)/(N+1),可以看出附权优先认股权的价值R与新股认购价S是反向变动关系。 62. √ 「解析」企业之所以持有一定数量的现金,主要是基于三个方面的动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63. × 「解析」筹资渠道解决的是资金来源问题,筹资方式解决的是通过何方式取得资金的问题,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 64. √ 「解析」引起企业经营风险的主要原因是市场需求和成本等因素的不确定性,经营杠杆本身并不是利润不稳定的根源。但是,经营杠杆扩大了市场和生产等不确定性因素对利润变动的影响。 65. √ 「解析」在除息日,股票的所有权和领取股息的权利分离,股利权利不再从属于股票,所以在这一天购入公司股票的投资者不能享有已宣布发放的股利。 66. × 「解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需要利润表中的数据作为基础,所以应先编制利润表后编制资产负债表。 67. √ 「解析」公司治理是有关公司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分配的一套法律、制度以及文化的安排,涉及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执行人员等之间权力分配和制衡关系,这些安排决定了公司的目标和行为,决定了公司在什么状态下由谁来实施控制、如何控制、风险和收益如何分配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68. × 「解析」只有在证券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时,组合的风险才等于组合中各个证券风险的加权平均数;如果相关系数小于1,那么证券组合的风险就小于组合中各个证券风险的加权平均数。 69. √ 「解析」按照三阶段模型估算的普通股价值=股利高速增长阶段现值+股利固定增长阶段现值+股利固定不变阶段现值。 70. × 「解析」完整工业投资项目的运营期某年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该年息税前利润×(1-所得税税率)+该年折旧+该年摊销+该年回收额-该年维持运营投资=该年自由现金流量。 四、计算分析题 1.「答案」 (1)A股票必要收益率=5%+0.91×(15%-5%)=14.1% (2)B股票价值=2.2×(1+4%)/(16.7%-4%)=18.02(元) 因为股票的价值18.02高于股票的市价15,所以可以投资B股票。 (3)投资组合中A股票的投资比例=1/(1+3+6)=10% 投资组合中B股票的投资比例=3/(1+3+6)=30% 投资组合中C股票的投资比例=6/(1+3+6)=60% 投资组合的β系数= 0.91×10%+1.17×30%+1.8×60%=1.52 投资组合的必要收益率=5%+1.52×(15%-5%)=20.20% (4)本题中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成立,所以预期收益率等于按照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计算的必要收益率,即A、B、C投资组合的预期收益率20.20%大于A、B、D投资组合的预期收益率14.6%,所以如果不考虑风险大小,应选择A、B、C投资组合。 2.「答案」 (1)①2006年1月1日的基金净资产价值总额=27000-3000=24000(万元) ②2006年1月1日的基金单位净值=24000/8000=3(元) ③2006年1月1日的基金认购价=3+3×2%=3.06(元) ④2006年1月1日的基金赎回价=3-3×1%=2.97(元) (2)2006年12月31日的基金单位净值=(26789-345)/10000=2.64(元) (3)预计基金收益率=(3.05-2.64)/2.64×100%=15.53% 3.「答案」 (1)单位产品的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2×5=10(元) (2)单位产品的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2×8=16(元) (3)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21600-12000×2)×5=-12000(元) (4)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110160/21600-5)×21600=2160(元) (5)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250000-10000×2×8=90000(元) (6)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10000×2-12000×2)×8=-32000(元) 4.「答案」 (1)因为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80% 所以,所有者权益总额=负债总额/80%=48000/80%=60000(万元) (2)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率=流动资产/总资产=40% 所以,流动资产=总资产×40%=(48000+60000)×40%=43200(万元)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43200/16000×100%=270% (3)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48000/(48000+60000)×100%=44.44% (4)或有负债金额=500+2000+200+300=3000(万元) 或有负债比率=3000/60000×100%=5% (5)带息负债金额=2000+4000+12000+20000=38000(万元) 带息负债比率=38000/48000×100%=79.17% 五、综合题 1.「答案」 (1)①该年付现的经营成本=40+23+5=68(万元) ②该年营业税金及附加=10.2×(7%+3%)=1.02(万元) ③该年息税前利润=100-1.02-80=18.98(万元) ④该年调整所得税=18.98×33%=6.26(万元) ⑤该年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18.98+12=30.98(万元) (2)①建设投资=100+30=130(万元) ②无形资产投资=130-105=25(万元) ③流动资金投资=20+20=40(万元) ④原始投资=130+40=170(万元) ⑤项目总投资=170+5=175(万元) ⑥固定资产原值=105+5=110(万元) ⑦运营期1~10年每年的折旧额=(110-10)/10=10(万元) ⑧运营期1~5年每年的无形资产摊销额=25/5=5(万元) ⑨运营期末的回收额=40+10=50(万元) ⑩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5+6.39/46.04=5.14(年) 不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5.14-1=4.14(年) (3)NCF3=36.64+10+5=51.64(万元) NCF11=41.64+10+50=101.64(万元) (4)①净现值=-120+24.72×[(P/A,10%,11)-(P/A,10%,1)] =-120+24.72×(6.4951-0.9091)=18.09(万元) ②不包括建设期的回收期=120/24.72=4.85(年) ③包括建设期的回收期=4.85+1=5.85(年) (5)A方案净现值=18.09(万元)>0 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5.85>11/2=5.5(年) 故A方案基本具备财务可行性。 B方案净现值=92.21(万元)>0 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5.14<11/2=5.5(年) 故B方案完全具备财务可行性 2. 「答案」 (1)首先判断高低点,因为本题中2006年的销售收入最高,2002年的销售收入最低,所以高点是2006年,低点是2002年。 ①每元销售收入占用现金=(750-700)/(12000-10000)=0.025(元) ②销售收入占用不变现金总额=700-0.025×10000=450(万元) 或=750-0.025×12000=450(万元) (2)总资金需求模型 ①根据表5中列示的资料可以计算总资金需求模型中: a=1000+570+1500+4500-300-390=6880 b=0.05+0.14+0.25-0.1-0.03=0.31 所以总资金需求模型为:y=6880+0.31x ②2007资金需求总量=6880+0.31×20000=13080(万元) ③2007年需要增加的资金=13080-(12000-1500-750)=3330(万元) 2007年外部筹资量=3330-100=3230(万元) (3)①2007年预计息税前利润=15000×12%=1800(万元) ②增发普通股方式下的股数=300+100=400(万股) 增发普通股方式下的利息=500(万元) 增发债券方式下的股数=300(万股) 增发债券方式下的利息=500+850×10%=585(万元) 每股收益大差别点的EBIT=(400×585-300×500)/(400-300)=840(万元) 或者可以通过列式解方程计算,即: (EBIT-500)×(1-33%)/400=(EBIT-585)×(1-33%)/300 解得:EBIT=840(万元) ③由于2007年息税前利润1800万元大于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息税前利润840万元,故应选择方案2(发行债券)筹集资金,因为此时选择债券筹资方式,企业的每股收益较大。
企业财务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资金运动及其所体现的经济利益关系。 23. A 「解析」甲公司购买乙公司发行的债券,则乙公司是甲公司的债务人,所以A形成的是"本企业与债务人之间财务关系";选项B、C、D形成的是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财务关系。 24. B 「解析」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优点包括: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和投资的风险价值;反映了对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的要求;有利于克服管理上的片面性和短期行为;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所以本题选择B. 25. A 「解析」如果A、B两只股票的收益率变化方向和变化幅度完全相同,则两只股票的相关系数为1,相关系数为1时投资组合不能降低任何风险,组合的风险等于两只股票风险的加权平均数。 二、多项选择题 26. BD 「解析」净收益理论认为负债程度越高,加权平均资金成本就越低,当负债比率达到100%时,企业价值达到最大,企业的资金结构最优;修正的MM理论认为由于存在税额庇护利益,企业价值会随着负债程度的提高而增加,于是负债越多,企业价值越大。 27. ABCD 「解析」企业进行收益分配应遵循的原则包括依法分配原则、资本保全原则、兼顾各方面利益原则、分配与积累并重原则、投资与收益对等原则。 28. ABCD 「解析」不超过一年期债券的持有期年均收益率,即债券的短期持有期年均收益率,它等于[债券持有期间的利息收入+(卖出价-买入价)]/(债券买入价×债券持有年限)×100%,可以看出利息收入、持有时间、卖出价、买入价均是短期持有期年均收益率的影响因素。 29. ACD 「解析」日常业务预算包括销售预算;生产预算;直接材料耗用量及采购预算;应交增值税、销售税金及附加预算;直接人工预算;制造费用预算;产品成本预算;期末存货预算;销售费用预算;管理费用预算。现金预算属于财务预算的内容。 30. AB 「解析」质量成本包括两方面的内容:预防和检验成本、损失成本;预防和检验成本属于不可避免成本;损失成本(包括内部质量损失成本和外部质量损失成本)属于可避免成本。 31. ABC 「解析」稀释性潜在普通股,是指假设当前转换为普通股会减少每股收益的潜在普通股,主要包括可转换债券、认股权证和股票期权等。 32. ABC 「解析」影响财务管理的经济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周期、经济发展水平、宏观经济政策。公司治理结构属于法律环境中公司治理和财务监控的内容。 33. AB 「解析」偿债基金=年金终值×偿债基金系数=年金终值/年金终值系数,所以A正确;先付年金终值=普通年金终值×(1+i)=年金×普通年金终值系数×(1+i),所以B正确。选项C的计算与普通年金终值系数无关,永续年金不存在终值。 34. ABCD 「解析」股票投资的技术分析法包括指标法、K线法、形态法、波浪法。 35. AC 「解析」运用成本分析模式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时,只考虑因持有一定量的现金而产生的机会成本及短缺成本,而不予考虑管理费用和转换成本。 三、判断题 61. × 「解析」根据附权优先认股权的价值计算公式:M1-(R×N+S)=R,转换可得:R=(M1-S)/(N+1),可以看出附权优先认股权的价值R与新股认购价S是反向变动关系。 62. √ 「解析」企业之所以持有一定数量的现金,主要是基于三个方面的动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63. × 「解析」筹资渠道解决的是资金来源问题,筹资方式解决的是通过何方式取得资金的问题,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 64. √ 「解析」引起企业经营风险的主要原因是市场需求和成本等因素的不确定性,经营杠杆本身并不是利润不稳定的根源。但是,经营杠杆扩大了市场和生产等不确定性因素对利润变动的影响。 65. √ 「解析」在除息日,股票的所有权和领取股息的权利分离,股利权利不再从属于股票,所以在这一天购入公司股票的投资者不能享有已宣布发放的股利。 66. × 「解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需要利润表中的数据作为基础,所以应先编制利润表后编制资产负债表。 67. √ 「解析」公司治理是有关公司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分配的一套法律、制度以及文化的安排,涉及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执行人员等之间权力分配和制衡关系,这些安排决定了公司的目标和行为,决定了公司在什么状态下由谁来实施控制、如何控制、风险和收益如何分配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68. × 「解析」只有在证券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时,组合的风险才等于组合中各个证券风险的加权平均数;如果相关系数小于1,那么证券组合的风险就小于组合中各个证券风险的加权平均数。 69. √ 「解析」按照三阶段模型估算的普通股价值=股利高速增长阶段现值+股利固定增长阶段现值+股利固定不变阶段现值。 70. × 「解析」完整工业投资项目的运营期某年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该年息税前利润×(1-所得税税率)+该年折旧+该年摊销+该年回收额-该年维持运营投资=该年自由现金流量。 四、计算分析题 1.「答案」 (1)A股票必要收益率=5%+0.91×(15%-5%)=14.1% (2)B股票价值=2.2×(1+4%)/(16.7%-4%)=18.02(元) 因为股票的价值18.02高于股票的市价15,所以可以投资B股票。 (3)投资组合中A股票的投资比例=1/(1+3+6)=10% 投资组合中B股票的投资比例=3/(1+3+6)=30% 投资组合中C股票的投资比例=6/(1+3+6)=60% 投资组合的β系数= 0.91×10%+1.17×30%+1.8×60%=1.52 投资组合的必要收益率=5%+1.52×(15%-5%)=20.20% (4)本题中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成立,所以预期收益率等于按照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计算的必要收益率,即A、B、C投资组合的预期收益率20.20%大于A、B、D投资组合的预期收益率14.6%,所以如果不考虑风险大小,应选择A、B、C投资组合。 2.「答案」 (1)①2006年1月1日的基金净资产价值总额=27000-3000=24000(万元) ②2006年1月1日的基金单位净值=24000/8000=3(元) ③2006年1月1日的基金认购价=3+3×2%=3.06(元) ④2006年1月1日的基金赎回价=3-3×1%=2.97(元) (2)2006年12月31日的基金单位净值=(26789-345)/10000=2.64(元) (3)预计基金收益率=(3.05-2.64)/2.64×100%=15.53% 3.「答案」 (1)单位产品的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2×5=10(元) (2)单位产品的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2×8=16(元) (3)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21600-12000×2)×5=-12000(元) (4)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110160/21600-5)×21600=2160(元) (5)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250000-10000×2×8=90000(元) (6)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10000×2-12000×2)×8=-32000(元) 4.「答案」 (1)因为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80% 所以,所有者权益总额=负债总额/80%=48000/80%=60000(万元) (2)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率=流动资产/总资产=40% 所以,流动资产=总资产×40%=(48000+60000)×40%=43200(万元)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43200/16000×100%=270% (3)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48000/(48000+60000)×100%=44.44% (4)或有负债金额=500+2000+200+300=3000(万元) 或有负债比率=3000/60000×100%=5% (5)带息负债金额=2000+4000+12000+20000=38000(万元) 带息负债比率=38000/48000×100%=79.17% 五、综合题 1.「答案」 (1)①该年付现的经营成本=40+23+5=68(万元) ②该年营业税金及附加=10.2×(7%+3%)=1.02(万元) ③该年息税前利润=100-1.02-80=18.98(万元) ④该年调整所得税=18.98×33%=6.26(万元) ⑤该年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18.98+12=30.98(万元) (2)①建设投资=100+30=130(万元) ②无形资产投资=130-105=25(万元) ③流动资金投资=20+20=40(万元) ④原始投资=130+40=170(万元) ⑤项目总投资=170+5=175(万元) ⑥固定资产原值=105+5=110(万元) ⑦运营期1~10年每年的折旧额=(110-10)/10=10(万元) ⑧运营期1~5年每年的无形资产摊销额=25/5=5(万元) ⑨运营期末的回收额=40+10=50(万元) ⑩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5+6.39/46.04=5.14(年) 不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5.14-1=4.14(年) (3)NCF3=36.64+10+5=51.64(万元) NCF11=41.64+10+50=101.64(万元) (4)①净现值=-120+24.72×[(P/A,10%,11)-(P/A,10%,1)] =-120+24.72×(6.4951-0.9091)=18.09(万元) ②不包括建设期的回收期=120/24.72=4.85(年) ③包括建设期的回收期=4.85+1=5.85(年) (5)A方案净现值=18.09(万元)>0 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5.85>11/2=5.5(年) 故A方案基本具备财务可行性。 B方案净现值=92.21(万元)>0 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5.14<11/2=5.5(年) 故B方案完全具备财务可行性 2. 「答案」 (1)首先判断高低点,因为本题中2006年的销售收入最高,2002年的销售收入最低,所以高点是2006年,低点是2002年。 ①每元销售收入占用现金=(750-700)/(12000-10000)=0.025(元) ②销售收入占用不变现金总额=700-0.025×10000=450(万元) 或=750-0.025×12000=450(万元) (2)总资金需求模型 ①根据表5中列示的资料可以计算总资金需求模型中: a=1000+570+1500+4500-300-390=6880 b=0.05+0.14+0.25-0.1-0.03=0.31 所以总资金需求模型为:y=6880+0.31x ②2007资金需求总量=6880+0.31×20000=13080(万元) ③2007年需要增加的资金=13080-(12000-1500-750)=3330(万元) 2007年外部筹资量=3330-100=3230(万元) (3)①2007年预计息税前利润=15000×12%=1800(万元) ②增发普通股方式下的股数=300+100=400(万股) 增发普通股方式下的利息=500(万元) 增发债券方式下的股数=300(万股) 增发债券方式下的利息=500+850×10%=585(万元) 每股收益大差别点的EBIT=(400×585-300×500)/(400-300)=840(万元) 或者可以通过列式解方程计算,即: (EBIT-500)×(1-33%)/400=(EBIT-585)×(1-33%)/300 解得:EBIT=840(万元) ③由于2007年息税前利润1800万元大于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息税前利润840万元,故应选择方案2(发行债券)筹集资金,因为此时选择债券筹资方式,企业的每股收益较大。
Tag:会计职称考试历年真题,试题,历年真题,会计职称考试 - 会计职称考试历年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