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级会计职称《财务管理》真题及答案解析
05-05 13:02:31
来源:http://www.qz26.com 会计职称考试历年真题 阅读:8590次
导读:(3)如果公司的股价在8~9元中波动,由于股价小于转换价格,此时,可转换债券的持有人将不会转换,所以公司存在不转换股票的风险,并且会造成公司集中兑付债券本金的财务压力,加大财务风险。 3. C公司是一家冰箱生产企业,全年需要压缩机360000台,均衡耗用。全年生产时间为360天,每次的订货费用为160元,每台压缩机持有费率为80元,每台压缩机的进价为900元。根据经验,压缩机从发出订单到进入可使用状态一般需要5天,保险储备量为2000台。 要求: (1)计算经济订货批量。 (2)计算全年最佳定货次数。 (3)计算最低存货成本。 (4)计算再订货点。 【参考答案】 (1)经济订货批量=(2×360000×160/80)^(1/2)=1200(台) (2)全年最佳定货次数=360000/1200=300(次) (3)最低存货总成本=(1200/2+2000)×80+300×160+900×360000=324256000(元) (4)再订货点=预计交货期内的需求+保险储备=5×(360000/360)+200
2012中级会计职称《财务管理》真题及答案解析,标签:试题,历年真题,http://www.qz26.com
(3)如果公司的股价在8~9元中波动,由于股价小于转换价格,此时,可转换债券的持有人将不会转换,所以公司存在不转换股票的风险,并且会造成公司集中兑付债券本金的财务压力,加大财务风险。
3. C公司是一家冰箱生产企业,全年需要压缩机360000台,均衡耗用。全年生产时间为360天,每次的订货费用为160元,每台压缩机持有费率为80元,每台压缩机的进价为900元。根据经验,压缩机从发出订单到进入可使用状态一般需要5天,保险储备量为2000台。
要求:
(1)计算经济订货批量。
(2)计算全年最佳定货次数。
(3)计算最低存货成本。
(4)计算再订货点。
【参考答案】
(1)经济订货批量=(2×360000×160/80)^(1/2)=1200(台)
(2)全年最佳定货次数=360000/1200=300(次)
(3)最低存货总成本=(1200/2+2000)×80+300×160+900×360000=324256000(元)
(4)再订货点=预计交货期内的需求+保险储备=5×(360000/360)+2000=7000(台)
4.D公司总部在北京,目前生产的产品主要在北方地区销售,虽然市场稳定,但销售规模多年徘徊不前。为了扩大生产经营,寻求新的市场增长点,D公司准备重点开拓长三角市场,并在上海浦东新区设立分支机构,负责公司产品在长三角地区的销售工作,相关部门提出了三个分支机构设置方案供选择:甲方案为设立子公司;乙方案为设立分公司;丙方案为先设立分公司,一年后注销再设立子公司。D公司总部及上海浦东新区分支机构有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预计D公司总部2010~2015年各年应纳税所得额分别1000万元、1100万元、1200万元、1300万元、1400万元、1500万元。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资料二:预计上海浦东新区分支机构2010~2015年应纳税所得额分别为-1000万元、200万元、200万元、300万元、300万元、400万元。假设分公司所得税不实行就地预缴政策,由总公司统一汇总缴纳;假设上海浦东新区纳税主体各年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均为15%。
要求:计算不同分支机构设置方案下2010~2015年累计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税额,并从税收筹划角度分析确定分支机构的最佳设置方案。
【参考答案】
甲方案:
2010~2015年公司总部缴纳所得税总额为(1000+1100+1200+1300+1400+1500)×25%=1875(万元);
分支机构采取子公司形式,所以需要纳税。
根据公式“应交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以及“应纳税所得额为负数时不需要缴纳所得税”可知:
分支机构2010~2015年累计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税额=(200+200+300+300+400)×15%=210(万元)
甲方案下公司总部和分支机构共计纳税1875+210=2085(万元)
说明:由于教材243页〔例7-17〕存在错误(错误在于根据241页的公式可知,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已经扣除了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但是例题答案中认为题中给出的应纳税所得额并没有扣除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与教材241页的公式矛盾),所以,如果按照〔例7-17〕的思路回答,估计也不会扣分。即回答为:分支机构在2010~2014都不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2015年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为400×15%=60(万元);甲方案下公司总部和分支机构共计纳税1875+60=1935(万元)。
乙方案:分支机构采取分公司形式设立,不具备独立纳税人条件,需要汇总到企业总部集中纳税。
2010~2015年公司总部和分支机构合并后应纳税所得额分别为:(1000-1000)、(1100+200)、(1200+200)、(1300+300)、(1400+300)、(1500+400)即:0万元、1300万元、1400万元、1600万元、1700万元、1900万元。
2010~2015年公司总部和分支机构纳税总额为:(1300+1400+1600+1700+1900)×25%=1975(万元)
丙方案:
2010年公司总部及分支机构并合并纳税,所以两者应缴纳的所得税为:公司总部应缴所得税为(1000-1000)×25%=0(万元)。
2011~2015年公司总部和分支机构各自单独缴纳企业所得税:
2011~2015年公司总部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为:(1100+1200+1300+1400+1500)×25%=1625(万元)
2011~2015年分支机构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为:(200+200+300+300+400)×15%=210(万元)
丙方案下应缴的企业所得税总额=1625+210=1835(万元)
所以三个方案中,丙方案缴纳的所得税最少,为最佳设置方案。
五、综合题(本类题共2小题,第1小题15分,第2小题10分,共25分。凡要求计算的项目,均须列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有计量单位的,应予标明,标明的计算单位应与题中所给计量单位相同;计算结果出现小数的,除特殊要求外,均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小数,百分比指标保留百分号前两位小数,凡要求解释、分析、说明理由的内容,必须有相应的文字阐述)
1.B公司是一家生产电子产品的制造类企业,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在公司最近一次经营战略分析会上,多数管理人员认为,现有设备效率不高,影响了企业市场竞争力。公司准备配置新设备扩大生产规模,推定结构转型,生产新一代电子产品。
(1)公司配置新设备后,预计每年营业收入扣除营业税金及附加后的差额为5100万元,预计每年的相关费用如下:外购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费为1800万元,工资及福利费为1600万元,其他费用为200万元,财务费用为零。市场上该设备的购买价(即非含税价格,按现行增值税法规定,增值税进项税额不计入固定资产原值,可以全部抵扣)为4000万元,折旧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新设备当年投产时需要追加流动资金投资2000万元。
(2)公司为筹资项目投资所需资金,拟定向增发普通股300万股,每股发行价12元,筹资3600万元,公司最近一年发放的股利为每股0.8元,固定股利增长率为5%;拟从银行贷款2400万元,年利率为6%,期限为5年。假定不考虑筹资费用率的影响。
(3)假设基准折现率为9%,部分时间价值系数如表1所示。
表1
N 1 2 3 4 5
(P/F,9%,n) 0.9174 0.8417 0.7722 0.7084 0.6499
(P/A,9%,n) 0.9174 1.7591 2.5313 3.2397 3.8897
要求:
(1)根据上述资料,计算下列指标:
①使用新设备每年折旧额和1~5年每年的经营成本;
②运营期1~5年每年息税前利润和总投资收益率;
③普通股资本成本、银行借款资本成本和新增筹资的边际资本成本;
④建设期净现金流量(NCF0),运营期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NCF1-4和NCF5)及该项目净现值。
(3)如果公司的股价在8~9元中波动,由于股价小于转换价格,此时,可转换债券的持有人将不会转换,所以公司存在不转换股票的风险,并且会造成公司集中兑付债券本金的财务压力,加大财务风险。
3. C公司是一家冰箱生产企业,全年需要压缩机360000台,均衡耗用。全年生产时间为360天,每次的订货费用为160元,每台压缩机持有费率为80元,每台压缩机的进价为900元。根据经验,压缩机从发出订单到进入可使用状态一般需要5天,保险储备量为2000台。
要求:
(1)计算经济订货批量。
(2)计算全年最佳定货次数。
(3)计算最低存货成本。
(4)计算再订货点。
【参考答案】
(1)经济订货批量=(2×360000×160/80)^(1/2)=1200(台)
(2)全年最佳定货次数=360000/1200=300(次)
(3)最低存货总成本=(1200/2+2000)×80+300×160+900×360000=324256000(元)
(4)再订货点=预计交货期内的需求+保险储备=5×(360000/360)+2000=7000(台)
4.D公司总部在北京,目前生产的产品主要在北方地区销售,虽然市场稳定,但销售规模多年徘徊不前。为了扩大生产经营,寻求新的市场增长点,D公司准备重点开拓长三角市场,并在上海浦东新区设立分支机构,负责公司产品在长三角地区的销售工作,相关部门提出了三个分支机构设置方案供选择:甲方案为设立子公司;乙方案为设立分公司;丙方案为先设立分公司,一年后注销再设立子公司。D公司总部及上海浦东新区分支机构有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预计D公司总部2010~2015年各年应纳税所得额分别1000万元、1100万元、1200万元、1300万元、1400万元、1500万元。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资料二:预计上海浦东新区分支机构2010~2015年应纳税所得额分别为-1000万元、200万元、200万元、300万元、300万元、400万元。假设分公司所得税不实行就地预缴政策,由总公司统一汇总缴纳;假设上海浦东新区纳税主体各年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均为15%。
要求:计算不同分支机构设置方案下2010~2015年累计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税额,并从税收筹划角度分析确定分支机构的最佳设置方案。
【参考答案】
甲方案:
2010~2015年公司总部缴纳所得税总额为(1000+1100+1200+1300+1400+1500)×25%=1875(万元);
分支机构采取子公司形式,所以需要纳税。
根据公式“应交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以及“应纳税所得额为负数时不需要缴纳所得税”可知:
分支机构2010~2015年累计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税额=(200+200+300+300+400)×15%=210(万元)
甲方案下公司总部和分支机构共计纳税1875+210=2085(万元)
说明:由于教材243页〔例7-17〕存在错误(错误在于根据241页的公式可知,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已经扣除了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但是例题答案中认为题中给出的应纳税所得额并没有扣除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与教材241页的公式矛盾),所以,如果按照〔例7-17〕的思路回答,估计也不会扣分。即回答为:分支机构在2010~2014都不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2015年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为400×15%=60(万元);甲方案下公司总部和分支机构共计纳税1875+60=1935(万元)。
乙方案:分支机构采取分公司形式设立,不具备独立纳税人条件,需要汇总到企业总部集中纳税。
2010~2015年公司总部和分支机构合并后应纳税所得额分别为:(1000-1000)、(1100+200)、(1200+200)、(1300+300)、(1400+300)、(1500+400)即:0万元、1300万元、1400万元、1600万元、1700万元、1900万元。
2010~2015年公司总部和分支机构纳税总额为:(1300+1400+1600+1700+1900)×25%=1975(万元)
丙方案:
2010年公司总部及分支机构并合并纳税,所以两者应缴纳的所得税为:公司总部应缴所得税为(1000-1000)×25%=0(万元)。
2011~2015年公司总部和分支机构各自单独缴纳企业所得税:
2011~2015年公司总部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为:(1100+1200+1300+1400+1500)×25%=1625(万元)
2011~2015年分支机构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为:(200+200+300+300+400)×15%=210(万元)
丙方案下应缴的企业所得税总额=1625+210=1835(万元)
所以三个方案中,丙方案缴纳的所得税最少,为最佳设置方案。
五、综合题(本类题共2小题,第1小题15分,第2小题10分,共25分。凡要求计算的项目,均须列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有计量单位的,应予标明,标明的计算单位应与题中所给计量单位相同;计算结果出现小数的,除特殊要求外,均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小数,百分比指标保留百分号前两位小数,凡要求解释、分析、说明理由的内容,必须有相应的文字阐述)
1.B公司是一家生产电子产品的制造类企业,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在公司最近一次经营战略分析会上,多数管理人员认为,现有设备效率不高,影响了企业市场竞争力。公司准备配置新设备扩大生产规模,推定结构转型,生产新一代电子产品。
(1)公司配置新设备后,预计每年营业收入扣除营业税金及附加后的差额为5100万元,预计每年的相关费用如下:外购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费为1800万元,工资及福利费为1600万元,其他费用为200万元,财务费用为零。市场上该设备的购买价(即非含税价格,按现行增值税法规定,增值税进项税额不计入固定资产原值,可以全部抵扣)为4000万元,折旧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新设备当年投产时需要追加流动资金投资2000万元。
(2)公司为筹资项目投资所需资金,拟定向增发普通股300万股,每股发行价12元,筹资3600万元,公司最近一年发放的股利为每股0.8元,固定股利增长率为5%;拟从银行贷款2400万元,年利率为6%,期限为5年。假定不考虑筹资费用率的影响。
(3)假设基准折现率为9%,部分时间价值系数如表1所示。
表1
N 1 2 3 4 5
(P/F,9%,n) 0.9174 0.8417 0.7722 0.7084 0.6499
(P/A,9%,n) 0.9174 1.7591 2.5313 3.2397 3.8897
要求:
(1)根据上述资料,计算下列指标:
①使用新设备每年折旧额和1~5年每年的经营成本;
②运营期1~5年每年息税前利润和总投资收益率;
③普通股资本成本、银行借款资本成本和新增筹资的边际资本成本;
④建设期净现金流量(NCF0),运营期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NCF1-4和NCF5)及该项目净现值。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会计职称考试历年真题,试题,历年真题,会计职称考试 - 会计职称考试历年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