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制作一份高水准的英文简历
1)前面一定加地区号,如(86-10)。
2) 8个号码之间加一个"-",如6505-2266。这样,认读拨打起来比较容易。
3) 区号后的括号和号码间加空格,如 (86-10) 6505-2266。这是英文写作格式的规定。
4) 写手机或者向别人通报手机时,要用"3-3-4原则",如"138-135-1234"。这是国际规范。
5) 传真号千万不要留办公室的,免得办公室的同事都知道你想跳槽。如果家里有传真号,最好告诉对方,万一他找不到你,可以发几个字,比较快;将来对方发聘书或材料时,比较方便。不要等到将来再给,我们应该从现在起就培养"user friendly"的意识,处处方便对方。
6) 国外很流行留言电话,有人为找工作,专门去买留言电话。这里顺带讲一下留言文化,中国人甚至包括很多亚洲人,都不习惯使用留言电话,但随着国际间商业文化交往的增多,愿意在电话中留言的人越来越多了,留言技巧也越来越高了。
7) 家中老人试写留言条。经常会出现这么一种情况:您出门了,朋友打来电话,回来时,妈妈告诉你:"今天有人来电话找你。"但没有留下他的电话。这里我们要说两点:一是要跟家长交流一下写留言条的方式,就是怎么接听电话及写留言条;第二,务必热情对待每一个电话。
教育背景 education
1. 时间要倒序。 最近的学历情况要放在最前面。
2. 学校名要大写并加粗。
3. 地名右对齐,全部大写并加粗。 地名后一定写中国。例如,海口(haikou)的拼写
与日本北海道(hokaido)的拼写很相近。读简历的有可能是外国人,不知道的会搞不清楚是哪个国家。可能你出过国,这是件好事,但如果去的地方并不太出名,没加国名,大家也意识不到。总之是造成了一些不方便,效率不高。我们应该一切从最完善的角度出发。 如果是大城市,如广州、大连等,则城市后面不必加省名,因为如果不知道这些城市的老外,也很难对它们所属的省份有什么概念。而象黄石、邯郸这样的城市,后面还是加上省名为好,但province一词可以省略。 如果地名的字数过多,甚至公司名的字数也不少,不妨将所有公司名、学校名及地名都改成只第一个字母大写,这样就腾出地儿了。
4. 学历。 如果正在学习,用candidate for开头比较严谨;如果已经毕业,可以把学历名称放在最前。
5. 社会工作 担任班干部,只写职务就可以了;参加过社团协会,写明职务和社团名,如果什么职务都没有,写"member of club(s)"。社团协会,国外一般都用club。不必写年月和工作详情,有些可留待工作经历中写。 顺便讲一下几个职称的译法:
1) 班长。国内很流行用monitor,但国外常见的是class president,这样显得更国际化。
2) 团支部书记。用secretary也可以,但在与外国人打交道时,如果参加的是纯商业机构,背景中政治色彩越少越好。经常一个班就是一个支部,我们可以用class表示支部,那么class用secretary不合适,不妨用president。在某种意义上,班长和团支部书记二者的角色是相同的。但如果二者是并驾齐驱的,不妨用co-president。再有,如果你写了president,当有人问班长时,他可能会不高兴,为处理好关系,你不妨谦虚一下,用vice president。这样,发生副作用的可能性就会很小。
3) 副会长。用vice president是最合适的,在国外也很常见。
6. 奖学金 一般用一句话概括。如果有多个,也争取用一句话概括。但如果是在校生,则参见学生简历。
7. 成绩。 如果不是前五名,建议不写。因为如果排在五名之外,感觉您不是一个优秀的学生。一旦写上,有些人会穷追不舍地猛问,让你尴尬。
个人资料 personal
1. 名称 有四种写法:personal, personal information, other information, additional information。无论是教育背景、工作经历,还是个人资料,既可以首字母大写,也可以全部字母大写,还可以全部字母小写。哈佛商学院的标准格式却是全部字母小写,这在主流商业社会中已沿用多年。另外,名称可以写在最左侧,也可居中。
2. 语言 有几个层次。native speaker of指母语;从严谨的角度讲,fluent in显得更流利;english as working language显得不非常流利,但可靠性更强; some knowledge of 会一些,没有把握的千万别写。在面试中,语言是最轻松的,一旦被考倒,他会认为你在撒谎,甚至认为通篇简历都有很多撒谎的地方。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