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与造梦:俞敏洪的创富故事
有物质没精神的人比有精神没物质的人更加绝望,中国的教育注重专业知识的教育,却忽略了如何一辈子做人做事的教育。拥有财富之后,我的梦想是什么?就是要把这所私立大学真正做起来,拥有最先进的教学,我会用最高代价请到最优秀的教授上课。此外我还有一个梦想,有一首歌词“我的梦都装在行囊中”,我希望在自己身体健康的时候,背着装满梦的行囊走遍世界。
在这个世界上失去什么都不可怕,惟一可怕的是失去理想、失去勇气。如今,新东方的发展已经日渐平稳,我也为自己的后半生树立了一个新的目标:创建一所真正意义、非营利性的私立大学,让贫困学生也能上得起大学。这所大学与新东方无关,完全是个人理想。投身教育,是我一生的理想,而新东方就是在经营教育事业,所以我就有了做下去的理由。以我的个人财富,办一所真正意义上的私立大学不大可能,但是我下了决心,而且成立了基金会,我要办一所人文大学。
想要把生意经营好,就要给人传递一种信任
当蒙牛遭遇信任危机的时候,蒙牛的股票下跌。牛根生打电话给我希望能够从新东方调配一笔资金,帮助蒙牛赎回股票,等蒙牛的经济状况出现好转,再把资金还给新东方。接到求援电话的第二天,我就把700万美元打给了牛根生,没有任何承诺,没有任何合同,对方也没有承诺给新东方多少利息。
为什么这么做?原因非常简单。在我看来,牛根生是个好人。一、孝顺。他是养父母抚养长大的,他非常尊敬、孝顺他的养父母。二、义气。三、慈悲。他用蒙牛的股票成立了老牛基金会,资助员工在出现意外时度过难关。四、热爱自然。我去蒙牛参观过,牛根生在工厂周围种满了树木,以前那里可是一片荒漠。
想要把生意经营好,把事情做好,就要给人传递一种信任,这种信任的状态就是把什么交给你都不用担心,互相之间没有猜忌和犹疑。我相信在最艰难的时候帮助一个人是对的。也有些人向我借钱,我拒绝了,因为我不放心。
20xx年“非典”肆虐期间,新东方爆发了“学生退款潮”,这是一场因为突发事件引起的“挤兑”潮,当时的情况十分紧急,如果处理不当,新东方可能面临倒闭。新东方现金流猛然抽紧,异常严峻的局面让我心急如焚。我给三个朋友打电话求援,当天下午,三笔1000万的款项进入了新东方的账户,也是什么合同都没有。
在现实中坚强、让梦想水到渠成
我的成功源自两个因素:一是我确实会有梦想;二是我会始终咬定梦想不放松。即使我的梦想不是很宏大,但一定要要使自己处于每一天都在向上生长的状态。一个人成功与否,不在于你的教育背景有多深厚,经历有多显赫,而在于你对自己的未来保持怎样的心态和追求。
从小学到高中,我基本上没有什么梦想,我的梦想来自于高中时英语老师的引导。不管是当时还是现在,农村人最坚定的梦想就是死也要成为城里人。在那个年代,只要考上了大学,就会转成城市户口。那位英语老师的一席话我记忆颇深,他说:我们班的同学都要参加高考,即使你没有考上大学,将来你在田里种地的时候,你也会自豪地说我曾经为自己的梦想奋斗过。后来我热爱英语,和对这位老师的崇敬密切相关。
第一年高考失败了,但是我之所以能最终考上北京大学,就是因为坚持。最艰难的时候,我有坚持的能力,我认为考大学这件事情一定能成,我就始终坚持誓不放弃,在农村一边干农活一边准备考试。当北大的录取通知书发下来的时候,我就像做梦一样。在北大上学的时候,因为肺结核住了一年医院,所以我上了五年大学才毕业。作为一个农村孩子,我上学时是自卑的。但就是因为得过肺结核,才令我更加热爱生命,心境也平和了许多。之后我确实很幸运,快要毕业的时候,国家要求所有大学生都要学习两年英文,当时英语老师缺口很大,所以我这个成绩全班倒数的学生在毕业后顺理成章地留校当上了一名英语教师。
那时候,我的很多同学都选择了出国留学,他们在国外刷盘子一天挣的钱多过了我当时一个月的工资,所以我无论如何都想出去。我连续三年申请,才等来了一个美国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因为付不起高昂的学费,我没有去成。按照我当时的梦想,那永远去不成美国了,但是我现在远远超越了那个梦想。我的感受是,绝路的尽头或许就是希望的转角,当你发现梦想遥不可及的时候,你要把那些现在能够实现的事情做好,就做你能做的事情,也许不自觉之间原来的那个梦想也就实现了。我从来没有梦想过会站在美国名校的讲坛上,但后来真就站在哈佛、耶鲁的讲坛宣讲新东方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