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人民银行招聘笔试题目
20xx年中国人民银行招聘笔试题目(法律类回忆详细版)
20xx年12月5日,我作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法学研究生参加了中国人民银行招聘的笔试测验(时间上午10:00-12:00,地点:湖北武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泽楼),因为事前并没有得到关于人行招考笔试的太多信息,再加上湖北区的法律专业招聘人数少的可怜,报考比例非常高,竞争异常惨烈,所以基本上没有做考前准备,裸考,没有希望,也就无所谓胆怯。但出考场时心情反而忐忑不安起来。总体说来,这次考试并不像传言中所说,难度相对司法考试来说要低的多,类似于国考某些职位的加试专业考试吧,总结了一下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1、内容广泛,10%时事政治,80%均为法律,法律涉及以民法、刑法、行政法、国际法为主等多个部门法,另外10%是有关银行的基本常识。
2、许多案例是居然是司法考试的原题,特别是案例题几乎绝大部分都是,即使不是原题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案例。
以下是集合几个参加考试的美女室友之力回忆出来的版本,虽然还不是百分之百,但已经能够反映人行招考笔试题目的全貌了,供大家参考。
一、判断对错(对的选“T”,错的选“F”,0.5*20=10分)
1、按照法律规范内容的确定性,法律规范可以分为:权利性规范、义务性规范、权利义务复合型规范。
2、法院在审理案件的时候认为生产“假化肥”不属于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中的“掺杂、参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而是属于“生产、销售伪劣农药、化肥、种子罪”,这属于法律解释中的目的性解释。
3、公务员法
4、金融凭证诈骗罪:甲在乙银行有存款四万元,甲将其取走,但并未销毁存折。后甲去银行办理业务时,银行职员乙告诉其四万元存款已到期。于是甲办理挂失,又取走四万元。甲的行为构成金融凭证诈骗罪。
5、某地遭遇雪灾,甲的房屋不幸被雪压塌,没有人员伤亡,但所有财产均被埋在房屋下面,甲的邻居乙得知后抢先赶到现场,取走甲的贵重财物,乙构成盗窃罪。
6、甲在街上闲逛,行人乙戴有价值12000元的黄金项链,甲见财起意,抢夺后逃跑,但逃跑过程中甲误认为该项链是假的,于是将项链扔乙,并说:“出来混,也不带点贵重首饰!”甲的行为构成盗窃未遂。
7、张某大学毕业后应聘到某公司,但该公司不为其办理社会保险,张某于是将该公司起诉到法院,劳动争议案件中的社会保险问题不属于劳动争议仲裁前置,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
8、中国人民银行直接接受国务院的领导。
9、1995年国家颁布了四项金融法规,因此1995年被称为银行年。
10、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改变国务院所作出的不适当的决定。
11、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
二、单项选择(1*35=35分)
1、西方有谚语:“法律不强人所难”,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C.法律规定,人对于自己无法预料的,不承担过错。
2、法律与自由的关系 www.qz26.com
3、紧急避险中的价值权衡反映了下列哪个原则:
A.价值位阶原则 B.比例原则
4、.张某发现自己的工资卡上多出2万元,便将其中1万元借给郭某,约定利息500元,另外1万元投入股市。张某单位查账发现此事,原因在于财物人员工作失误,遂要求张某返还。经查,张某借给郭某的1万元到期未还,投入股市的的1万元已获利2000元。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20xx年卷三第7题) 答案:D
A.张某应返还给单位2万元
B.张某应返还给单位2.2万元
C.张某应返还给单位2.25万元
D.张某应返还给单位2万元及其孳息
5、乙买甲一套房屋,已经支付1/3价款,双方约定余款待过户手续办理完毕后付清,后甲反悔,要求解除合同,乙不同意,起诉要求甲继续履行合同,转移房屋所有权。下列哪一个选项是正确的?(20xx年卷三第6题) 答案:C
A.合同尚未生效,甲应返还所受领的价款并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B.合同无效,甲应返还所受领的价款
C.合同有效,甲应继续履行合同
D.合同有效,法院应判决解除合同,甲赔偿乙的损失
6、(表见代理)乙是甲公司的业务员,经常在丙酒店接待客户,甲公司与丙酒店按月结算餐费。乙去世后,甲公司指出该月的几笔餐费是乙接待私人客人产生的,因此不愿承担这几笔费用。下列选项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