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协创四好班子活动总结
按照省科协和市“金桥工程”领导小组的安排,围绕德阳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的中心工作,制定了《德阳市第十四批“金桥工程”项目申报指南》,把科技创新、自主创新、新品种、新技术、资源综合利用、推动成果转化等主要内容纳入《申报指南》,为项目申报立项提供了科学依据。各级科协组织和部分市级机关积极参与架桥活动,截止20**年5月30日止,共收到申报市级“金桥工程”项目149项(其中,工业项目38项、农业项目96项、决策咨询和其他软科学项目15项)。市科协加大对申报项目的考察和项目实施的指导,主要负责人和业务部门同志深入项目实地考察,切实做好实施中的服务工作。为进一步加强对“金桥工程”立项实施、验收工作的管理,对截止20**年底未完成及已完成未验收的项目进行了清理并发文提出了相关要求,促进了项目的实施,上半年验收项目16项。为做好四
川省第七次“金桥工程”总结表彰的推荐工作,在认真组织推荐的基础上,切实做好调研和项目的考察工作,推荐了拟表彰的先进集体、个人和优秀项目。
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全面开展了“金桥工程”、“科普经费”等专项经费使用管理工作,并。
(二)积极投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启动科普惠农兴村工作
各级科协组织紧密结合各地特点,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中心,以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为切入点,以普及推广农业新技术、新成果为重点内容,广泛开展了面向“三农”的科技服务活动,积极参与并组织广大科技人员投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开展面向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的科技培训,各级科协组织会同相关部门举办培训班456期,培训农民68400人,其农村党员基层干部18240人次,通过培训有3.2万人掌握1-2门适用生产技术和管理知识。着力抓好农技协工作,围绕“发展、巩固、提高”的工作要求,在做好稳步发展农技协的基础上,创新农技协理事长、秘书长培训方式。4月18日在中江县兴隆镇召开了全市食用菌生产经验交流暨流动现场会,全市从事食用菌生产、营销、加工的农技协理事长、秘书长及有关业务部门130余人参加了会议,副市长陈行祝就加快食用菌产业发展作了重要讲话。认真筹备分专业培训农技协理事长、秘书长工作。全面启动科普惠农兴村“一站一栏一员”建设,紧密结合我市工作特点,在深入动员的基础上,认真搞好调研,积极筹集资金,精心做好规划,旌阳区的科普宣传栏得到了省科协卢铁城主席、李洪福书记、梅跃农副主席等领导的充分肯定。为进一步规范建设模式,市科协组织各县(市、区)科协主席专程到射洪县学习,综合在宣传栏制作中的各方经验,统一了科普宣传栏制作、维护、管理的意见,已向省科协申报今年计划建栏200个,并将指标任务落实到各县(市、区)。开展了第二批市20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普示范基地的申报,业务部门在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查的同时,认真搞好调研和实地考察,初步形成了提交研究的基础材料。充分发挥农民专家科技服务团的作用,组织服务团成员蒲亨勇为中江双凤乡青狮村培训养殖技术,提供优良肉鹅品种,发展肉鹅养殖。该村20**年10月至20**年3月养肉鹅达2.3万只,人均纯收入160元。开展“会会协作”(市级学会+农技协),拓宽涉农学会科技人员为农民服务渠道,市科协在涉农学会及与“三农”相关的学会中开展了“市级学会与农技协结合”活动,签订“会会合作协议书”。市渔业协会与罗江县金山镇渔业协会,市食用菌协会与中江县玉兴镇食用菌协会等分别签订了合作协议。
(三)围绕“工业强市”目标,发挥科技咨询作用
为充分发挥科技咨询在“工业强市”中的作用,市科协组建了德阳市科协决策咨询委员会,制定了《德阳市科协决策咨询委员会工作规则(试行)》办法。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工业强市”战略和“德阳市‘十一五’重大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发展规划的要求,确定开展《德阳市中小机械加工制造企业自主创新与发展》决策咨询课题。以德阳市工商联机械制造同业商会所属的企业为调研对象,会同市工商联、市经委等部门及专家对“三大厂”外协加工企业较为集中的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广汉市小汉镇、旌阳区八角镇、天元工业集中发展区、扬嘉镇、孝泉镇、绵竹市汉旺镇等地的74家企业进行了调研。在掌握大量详实材料的基础上,课题组形成了决策咨询课题报告,提请决策咨询委员会审议后,将提供市委、市政府作为对中小型机械加工制造企业制定政策,推动发展的咨询决策依据。市科协在积极协助成员单位做好工商年检,指导成员单位开展业务工作的同时,开展了20**、20**年度科技咨询企业资质等级、执业人员资格的年检工作。全市上半年科技咨询技术合同认定登记51项,技术交易额达到879.10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