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局保护开发并重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二、开发和建设情况
永宁乡旅游资源大部分处于原始的半开发状态,目前只对永宁城子进行了一定的保护性的开发,20**年3月,由永宁乡邀请昆明理工大学及省设计院对城子村近期、中期和远期的旅游发展进行规划编制。 20**年初成立了 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下一页
www.qz26.com
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2页 上一页 [1] [2] 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委宣传部及永宁乡党政领导、县有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城子村开发与保护领导小组,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宣传媒体(电视、报纸、网站等)对城子村进行宣传,提高了城子村的知名度。通过宣传,先后有中央电视台及云南、浙江、湖南、四川等多家省级电视台和多家报社到城子村进行采访报道。
在旅游小镇的开发建设中,永宁乡党委
政府,无论从土地使用和财政资金使用上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出台了保护措施,对城子古村建设做了严格的规定,对村内新建混凝土住房一律停止审批,对景点内设施加以修复完善。自该村被评为云南历史文化名村和云南旅游小镇后,县、乡党委政府无论从人力、物力、财力上都加大了投入力度,把扶持资金全部用于该村基础设施建设,在财力十分紧缺的情况下,先后多方筹资300万元对村内环境卫生、景区、景点标识进行建设,修建了停车场,设立了景点标牌、简介,硬化了村间道路。同时制定了城子村规划保护条例,增强全村群众的爱村意识,提高了全村群众的文明程度。
通过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和景点建设,城子古村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游客。近年来,每年都有来自新加坡、泰国、香港、台湾、澳门及内地的2000余人次到城子村观光旅游。
三、存在的问题
(一)规划滞后。目前,对城子村缺少一些相应的保护开发详细规划和管理法规,规划的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子村的招商引资和开发建设。
(二) 资金缺乏,开发建设力度不够。永宁乡旅游文化资源丰富,但由于开发晚、起点低、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景点开发滞后、旅游基础设施薄弱。由于历史和自然灾害等多种原因,资源损毁较为严重,恢复难度大,已开发的景点属于低层次开发,缺乏市场吸引力和竞争力。但由于使用权、管理权、经营权关系没有理顺和解决,城子村内较有特色的民居和部分价值较高的景点尚未被开发利用,招商引资难以启动。
(三)宣传促销力度不够,知名度不高。宣传促销尚处初级阶段,宣传范围仅限于本地区内,宣传方式单一,针对性不强,力度不够,城子村和其它旅游资源的知名度不高。
(四)当地群众缺乏保护开发的思想意识。城子村的保护开发,调动当地群众的积极参与是关键。目前,城子村的旅游开发尚处低层次阶段,城子村的居民还处于观望状态,开发、经营旅游的氛围还没形成。加之周边的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生态环境与景区开发不协调。
(五)永宁乡旅游从业人员队伍建设、景区管理机构设置和旅游商品开发等方面均属空白状态。
四、思路及建议
(一)开发思路
今后,严格按照《**县旅游产业总体规划》,贯彻“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群众受益”的方针,强化城子村开发建设中政府的引导和服务职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调动企业和民间参与开发建设的积极性,形成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资格局;带动农村和城镇的发展,改变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提高城子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居住环境;使城子村开发建设在推动特色旅游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对城子村的开发建设,在阿庐古洞风景区品牌的带动下,形成主题鲜明、交通便利、服务配套、环境优美、吸引力强,受广大旅游者欢迎的观光旅游、度假休闲的新型小村庄;将其打造成为“云南旅游名村”,并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使云南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得到更好的挖掘、保护和利用。
(二)建议
1、科学编制规划,强化规划的指导作用。规划的编制,对城子村和盘江旅游观光带的科学保护开发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建议县委、政府要统一思想、高度重视,理顺体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因地制宜,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编制规划,综合协调,统一布局,用大旅游的观念编制规划,用规划来指导“一体化”的建设,铺就永宁乡旅游快速发展通道。
2、拓宽融资渠道,加快城子村及盘江旅游观光带的开发建设。永宁乡的旅游开发,最大的滞约因素就是资金的缺乏。目前,各方面旅游设施十分薄弱,还处于半开发状态,政府的扶持和引导必不可少,特别是在基础设施投入方面需要靠政府主导投资完成;积极探索和创新建设资金的筹集方式和途径,引入市场机制,树立“谁投资、谁所有、谁管理、谁收益”的理念,招商引资,为永宁乡旅游景点的建设提供主要、可靠的资金来源;鼓励民间社会投资旅游开发,最终形成全社会办旅游,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开发旅游的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