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节能减排夯实县(市)开发区科学跨越的基石
推进节能减排夯实县(市)开发区科学跨越的基石
为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各地把促进县域振兴作为发展经济的重点任务。新型工业化是振兴县域的根本出路,而加快新型工业化的根本出路又在于精心打造开发区。加快推进开发区节能减排,保持园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是县(市)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要把开发区节能减排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一是园区建设客观现状的需要。许多县(市)开发区凭借良好的优势,成为吸纳重大项目和产业转移的“强磁场”。但少数开发区对进区项目把关不严,导致一些钢铁、有色、石油石化、化工、造纸等高能耗、高排放企业落户园区。由于开发区企业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技术装备比较差,加之园区综合治理措施不到位。致使一些地区承受着先进地区淘汰产业转移之痛。节能减排对一些县(市)开发区来说显得尤为紧要和迫切。
二是县(市)发展新形势的需要。目前,绝大多数县(市)已由粗放式发展向集约式发展转变,开发区建设也进入了由“数量”扩张向“质态”提升的关键时期。在新的发展阶段,县(市)开发区承受更重的双重压力和双重责任。坚持一手抓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手抓节能减排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略,是实现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
三是人民群众高质量生活追求的需要。一些县(市)虽属经济发展落后,但人民群众同样有着追求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他们在追求富裕生活的同时,更加追求“蓝天、碧水、绿色、洁净”的生存环境。县(市)在推进开发区建设的过程中,要更加突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切实加强重点区域和重点企业的环境污染和能耗治理,在发展中保护环境,在保护中促进发展。
二、推进开发区节能减排需要把握的几个关系
一是发展观与政绩观的关系。县(市)特殊的区情要求开发区建设必须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路子。但不可否认,认为“快速发展”是衡量一切的标准,发展速度慢就意味政绩差的思想,在一些地方的领导脑子里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领导干部只关心开发区经济“量”的增长,而对“质”的提高重视不够,结果是开发区总量指标年年超,增长率年年攀高,而节能降耗、污染减排等指标却相形见绌。县(市)领导干部要承担起科学发展的重任,首要的就是要处理好发展观与政绩观的关系,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到开发区建设的全过程,切实做到好中求快,又好又快地发展园区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