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两会心得体会:教育公平首列国策
05-13 15:25:06
来源:http://www.qz26.com 心得体会 阅读:8608次
导读: “促进教育公平”首列国策 酝酿了一年半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月28日起面向全社会发布征求意见稿。该稿明确提出,20**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由20**年时的3.48%提升至4%。有学者向本报表示,按此预计,20**年的财政教育经费将增加2,000亿至3000亿元。 另外,意见稿还提出“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首次明确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本次征询意见的新教改纲要是中国进入21世纪以来的第一个教育规划,也是中国政府通过问计于民,为未来10年勾勒出的教改“路线草图”。该意见稿共22章、70条,约27000字。 资源倾斜农村确保机会公平 对于该意见稿中首次明确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部长袁贵仁2月28日表示,教育公平应当说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是人生公平的起点。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保障每个公民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而关键是机会公平。 他表示,要重点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
2017两会心得体会:教育公平首列国策,标签:心得体会范文,有效教学心得体会,http://www.qz26.com
“促进教育公平”首列国策
酝酿了一年半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月28日起面向全社会发布征求意见稿。该稿明确提出,20**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由20**年时的3.48%提升至4%。有学者向本报表示,按此预计,20**年的财政教育经费将增加2,000亿至3000亿元。
另外,意见稿还提出“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首次明确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本次征询意见的新教改纲要是中国进入21世纪以来的第一个教育规划,也是中国政府通过问计于民,为未来10年勾勒出的教改“路线草图”。该意见稿共22章、70条,约27000字。
资源倾斜农村 确保机会公平
对于该意见稿中首次明确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部长袁贵仁2月28日表示,教育公平应当说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是人生公平的起点。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保障每个公民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而关键是机会公平。
他表示,要重点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其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政府,全社会要共同促进教育公平”。
纲要提出,要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切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
财政部4措施 确保投入提升
针对政府财政教育支出占GDP比重迟迟未能实现17年前提出的4%目标的问题,财政部副部长丁学东2月28日表示,近年来中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在不断增加,其中04年到08年,财政教育支出从4,000多亿元增加到9700多亿元,增速高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同一时期,财政教育经费年均增长23.7%,占GDP比重从2.79%提高到3.48%,年均提高0.17个百分点。
丁学东又表示,中国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要求财政重点保障的支出项目比较多,因此要实现4%的目标,难度不小。为了保障这一目标,财政部将有四项具体措施:
一是增强公共财政有效财力。今后几年要加强税收征管,保持财政收入的稳定较快增长,为实现4%的目标打下坚实的财力基础。
二是进一步协调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在年初财政预算安排中,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教育支出增长幅度都要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的幅度。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还要根据财政超收的情况增加教育经费。
三是大力筹措其它财政性教育资金。通过采取足额增收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费附加等措施,逐步建立政府多渠道筹措财政性教育经费的长效机制。
四是要全面推进教育经费的科学化管理。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让增加的投入发挥出最大效益。
一纸纲要 还不足够
温总理曾说过,教育改革要“让人民看到希望”。近10多年来,内地教育产业化大行其道,读书上学却越来越多地被与金钱挂钩。富家子可以大把甩钱拣名校,但很多贫家子弟却因交不出学费而被迫辍学。这种现象令人失望。
在西方发达国家,教育产业的确能为政府“搵真银”(指带来实际的经济利益)。因此,产业化本身没错,但应有一个前提,就是本国公民已能充分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在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在贫困家庭为筹措子女学费发愁、农民工为自己的孩子无书可读绝望的时候,一味强调教育产业化,似有本末倒置之嫌。长远来讲,更将影响中华民族未来的发展。
“促进教育公平”首列国策
酝酿了一年半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月28日起面向全社会发布征求意见稿。该稿明确提出,20**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由20**年时的3.48%提升至4%。有学者向本报表示,按此预计,20**年的财政教育经费将增加2,000亿至3000亿元。
另外,意见稿还提出“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首次明确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本次征询意见的新教改纲要是中国进入21世纪以来的第一个教育规划,也是中国政府通过问计于民,为未来10年勾勒出的教改“路线草图”。该意见稿共22章、70条,约27000字。
资源倾斜农村 确保机会公平
对于该意见稿中首次明确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部长袁贵仁2月28日表示,教育公平应当说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是人生公平的起点。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保障每个公民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而关键是机会公平。
他表示,要重点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其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政府,全社会要共同促进教育公平”。
纲要提出,要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切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
财政部4措施 确保投入提升
针对政府财政教育支出占GDP比重迟迟未能实现17年前提出的4%目标的问题,财政部副部长丁学东2月28日表示,近年来中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在不断增加,其中04年到08年,财政教育支出从4,000多亿元增加到9700多亿元,增速高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同一时期,财政教育经费年均增长23.7%,占GDP比重从2.79%提高到3.48%,年均提高0.17个百分点。
丁学东又表示,中国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要求财政重点保障的支出项目比较多,因此要实现4%的目标,难度不小。为了保障这一目标,财政部将有四项具体措施:
一是增强公共财政有效财力。今后几年要加强税收征管,保持财政收入的稳定较快增长,为实现4%的目标打下坚实的财力基础。
二是进一步协调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在年初财政预算安排中,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教育支出增长幅度都要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的幅度。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还要根据财政超收的情况增加教育经费。
三是大力筹措其它财政性教育资金。通过采取足额增收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费附加等措施,逐步建立政府多渠道筹措财政性教育经费的长效机制。
四是要全面推进教育经费的科学化管理。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让增加的投入发挥出最大效益。
一纸纲要 还不足够
温总理曾说过,教育改革要“让人民看到希望”。近10多年来,内地教育产业化大行其道,读书上学却越来越多地被与金钱挂钩。富家子可以大把甩钱拣名校,但很多贫家子弟却因交不出学费而被迫辍学。这种现象令人失望。
在西方发达国家,教育产业的确能为政府“搵真银”(指带来实际的经济利益)。因此,产业化本身没错,但应有一个前提,就是本国公民已能充分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在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在贫困家庭为筹措子女学费发愁、农民工为自己的孩子无书可读绝望的时候,一味强调教育产业化,似有本末倒置之嫌。长远来讲,更将影响中华民族未来的发展。
Tag:心得体会,心得体会范文,有效教学心得体会,报告汇报 -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