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模拟试题六
A.造成本国货币金融秩序混乱
B.不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
C.经济增长停滞、就业机会减少
D.降低本国商品在国外的市场份额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对资本输出国来说,资本流出的消极作用主要表现为长期过度的资本流出会导致资本输出国经济增长的停滞,并减少本国的就业机会。参见教材P65。
18.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应积极实施( ),以促进我国的跨国公司的发展。
A.“走出去”战略
B.“引进来”战略
C.“出口导向”战略
D.可持续发展战略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应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企业在境外和国外进行直接投资,促进我国的跨国公司的发展。参见教材P65。
19.( )是发展市场经济对公共财政提出的客观要求。
A.坚持公共财政的非市场营利性
B.坚持公共财政的市场营利性
C.坚持公共财政的法治化
D.坚持公共财政的公开化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坚持公共财政的非市场营利性,是发展市场经济对公共财政提出的客观要求。参见教材P69。
20.财政经济稳定职能的行使重点是( )。
A.对社会资源在私人部门和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
B.维持社会资源在高水平利用状况下的稳定
C.稳定物价水平和实现国际收支平衡
D.改善经济结构和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财政经济稳定职能的行使重点是维持社会资源在高水平利用状况下的稳定。参见教材P70。
21.( )是指在政府付出财政资金的同时,得到了相应的商品和劳务,并运用它们来实现政府的职能。
A.购买性支出
B.转移性支出
C.经济管理支出
D.宏观调控支出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购买性支出是指在政府付出财政资金的同时,得到了相应的商品和劳务,并运用它们来实现政府的职能,换言之,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参见教材P75。
22.经济发展阶段增长理论对公共支出增长原因进行研究,得到的结论是( )。
A.公共支出规模不断扩大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客观规律
B.通过分析公共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的状况对公共支出增长原因作出解释
C.财政支出数量的变化,是随着不同时期财政支出作用的变化而变化的
D.英国的公共支出增长是“阶梯式的”、“非连续的”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选项A是瓦格纳法则的结论;选项B属于非均衡增长理论的观点;选项D梯度渐进增长理论是的观点。参见教材P76—77。
23.既属于价内税又属于中央税的是( )。
A.消费税
B.关税
C.增值税
D.房产税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该题间接考查税收的分类。由于税收的分类比较多,需要考生准确区别并加以把握。参见教材P85。
24.( )是指政府应该以尽可能小的税收成本获得税收收入。
A.税收行政效率原则
B.税收经济效率原则
C.受益原则
D.能力原则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税收行政效率原则是指政府应该以尽可能小的税收成本获得税收收入。参见教材P88—89。
25.决定国债发行条件的关键是( )。
A.国债的认购方式
B.国债的发行方式
C.国债的交易方式
D.国债的偿还方式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决定国债发行条件的关键是国债的发行方式。参见教材P93。
26.经常预算主要以( )为收入来源,以行政事业项目为支出对象。
A.财政拨款
B.国债
C.税收
D.银行透支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经常预算主要以税收为收入来源,以行政事业项目为支出对象,如维持政府机关运转的日常活动经费支出等;资本预算主要以国债为收入来源,以经济建设项目为支出对象,如政府贷款及偿还国债等支出。参见教材P98。
27.下列有关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它是协调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的一项重要配套制度
B.其目的是为了解决地方政府收支不平衡的问题
C.最基本的作用是解决公共服务水平的不平等
D.可以为地方政府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弥补其收支差额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该题是对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综合考查。通过财政转移支付为地方政府提供
稳定的收入来源,弥补其收支差额,这是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最基本作用。参见教材P103。
28.( )是指用以达到财政政策目标的各种财政手段。
A.财政政策功能
B.财政政策类型
C.财政政策
D.财政政策工具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财政政策工具,是指用以达到财政政策目标的各种财政手段。参见教材P113。
29.松的货币政策可以达到以下政策效应( )。
A.可避免过高的通货膨胀率
B.抑制社会总需求,防止经济过旺和通胀
C.保持适度经济增长
D.可刺激需求,对克服经济萧条较有效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松的货币政策在于保持经济的适度增长。该题是对“松紧”搭配类型具体政策效应的考查。要求考生熟练区分。参见教材P116。
30.货币供给的机制分析侧重于( )。
A.货币的创造过程
B.分析决定货币供应量的因素
C.分析供给原因
D.货币供给量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货币供给分析包括货币供给的机制和货币供给的决定,前者侧重于货币的创造过程,后者侧重于分析决定货币供应量的因素。参见教材P124—125。
31.通货膨胀可按其成因分为很多类型,( )引发的通货膨胀称为输入型通货膨胀。
A.因成本自发性增加而导致物价上涨
B.因进口商品价格上升、费用增加而使物价总水平上涨
C.因经济结构方面的因素变动
D.因社会总需求过度增长,超过了社会总供给的增长幅度,导致商品和劳务供给不足、物价持续上涨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选项A是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的成因;选项C是结构型通货膨胀的成因;选项D是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的成因。参见教材P130。
32.中央银行对银行的业务中,要求存款货币银行上缴准备金,其目的不包括( )。
A.保证存款货币银行的清偿能力
B.防止银行破产使储户受损
C.中央银行通过这部分存款准备金来管理存款货币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
D.为存款货币银行提供信用支持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详细考查央行集中准备金业务的目的,选项D是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向存款货币银行提供的信用支持,与题干要求不符,故排除D选项。参见教材P137。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