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本站已有 十几万 份求职资料啦!


2017年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模拟试题六

05-13 15:19:01 来源:http://www.qz26.com 经济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   阅读:8686
导读:10.公共财政的法治化要求()。A.政府的全部收支要编入预算B.公共财政要以法律为基础,依法理财C.政府预算要接受证监会和人大的监督 D.政府预算收支运行和管理要做到规范、公开、透明E.政府预算要经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 正确答案:ABDE答案解析:公共财政的法治化,要求公共财政要以法律为基础,依法理财;政府的全部收支要编入预算;政府预算收支运行和管理要做到规范、公开、透明;政府预算要经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政府要严格按经同级人大批准的预算执行,并接受公众和人大的监督。参见教材P69。 11.以下对财政支出的阐述中,正确的是()。A.财政支出的过程就是执行政府政策的过程B.效益原则以市场机制发挥基础性作用为基点C.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时要增加财政支出D.从宏观上看,效益原则要实现社会均衡E.从微观上看,稳定与发展原则要进行成本一效应分析 正确答案:ABCD答案解析:该题是对财政支出含义及原则的综合考查,要求考生掌握。参见教材P73。 12.所谓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是指通过评价财政分配资金
2017年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模拟试题六,标签:试题,历年真题,http://www.qz26.com
10.公共财政的法治化要求(  )。
A.政府的全部收支要编入预算
B.公共财政要以法律为基础,依法理财
C.政府预算要接受证监会和人大的监督
D.政府预算收支运行和管理要做到规范、公开、透明
E.政府预算要经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
 
正确答案:ABDE
答案解析:公共财政的法治化,要求公共财政要以法律为基础,依法理财;政府的全部收支要编入预算;政府预算收支运行和管理要做到规范、公开、透明;政府预算要经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政府要严格按经同级人大批准的预算执行,并接受公众和人大的监督。参见教材P69。
 

11.以下对财政支出的阐述中,正确的是(  )。
A.财政支出的过程就是执行政府政策的过程
B.效益原则以市场机制发挥基础性作用为基点
C.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时要增加财政支出
D.从宏观上看,效益原则要实现社会均衡
E.从微观上看,稳定与发展原则要进行成本一效应分析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该题是对财政支出含义及原则的综合考查,要求考生掌握。参见教材P73。
 

12.所谓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是指通过评价财政分配资金的(  )提高财政支出的使用效率,优化财政支出的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A.公平性
B.合规性
C.合理性
D.经济性
E.有效性
转自www.qz26.com
正确答案:BCE
答案解析:所谓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是指通过评价财政分配资金的合规性、合理性和有效性,提高财政支出的使用效率,优化财政支出的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参见教材P80—81。
 

13.下列属于地方税的有(  )。
A.契税
B.房产税
C.土地增值税
D.城镇土地使用税
E.流转税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地方税是指由地方管辖课征并支配的税种,如我国目前的契税、房产税、耕地占有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参见教材P85。
 

14.在现代经济社会条件下,政府预算具有以下职能(  )。
A.资源配置职能
B.反映政府部门活动或工作状况
C.控制政府部门支出
D.收入分配职能
E.监督政府部门收支运作情况
 
正确答案:BDE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96-97页
 

15.中央和地方共同承担的社会事务,经费由中央与地方共同承担,主要包括(  )。
A.一些跨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
B.环境保护
C.公共安全
D.公共医疗
E.社会统计
 
正确答案:ABCE
答案解析:中央和地方共同承担的社会事务,经费由中央与地方共同承担,主要包括一些跨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安全、环境保护、社会统计等公共福利事业。参见教材P109。
 

16.以下关于公债政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公债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政策工具
B.通过调整公债的流动性程度,改变经济资源流动状况,对经济运行产生影响
C.公债是政府凭借政治权力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方式
D.通过调整国债发行利率水平来影响金融市场利率的变化,对经济运行产生影响
E.公债是政府公平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税收是政府凭借政治权力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方式,所以,选项C错误。税收、财政补贴是政府公平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所以,选项E错误。参见教材P113。
 

17.过度的信贷供给是造成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而导致信用供给过度的具体原因又有很多方面,包括(  )。
A.财政盈余
B.财政赤字
C.赤字财政
D.银行自身决策失误
E.社会上过热的经济增长要求
 
正确答案:BCDE
答案解析:导致过度信用供给的原因包括两大方面,一是财政原因,包括财政赤字和赤字财政;二是信贷原因,包括财政赤字的压力引起的信用膨胀、社会上过热的经济增长要求的压力引起的信用膨胀、银行自身决策失误引起的信用膨胀。参见教材P131。
 

18.中央银行的再贴现政策包括(  )。
A.中央银行的再贴现业务
B.转贴现业务
C.中央银行对工商企业的放款业务
D.中央银行对存款货币银行的其他放款业务
E.中央银行的国债发行代理业务

正确答案:AD
答案解析:中央银行的再贴现政策不单纯指中央银行的再贴现业务,也包括中央银行对存款货币银行提供的其他放款业务。参见教材P141。
 

19.以下(  )不属于存款货币银行中的一线储备。
A.业务库存现金
B.国库券
C.放在同业的活期存款
D.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
E.长期贷款
 
正确答案:BE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存款货币银行储备资产方面的内容,选项B属于存款货币银行的储备资产中的二线储备,选项E不属于存款货币银行的储备资产。选项A、C、D都属于一线储备。参见教材P148。
 

20.以下属于1988年巴塞尔报告确定的风险资产权重的是(  )。
A.0
B.10%
C.20%
D.50%
E.100%
 
正确答案:ABCDE
答案解析:该题考查1988年巴塞尔报告确定的风险资产权重,它是根据不同类型的资产和表外业务的相对风险大小来确定的,有五种,即0、10%、20%、50%、100%。且权重越大,风险越大。参见教材P160。
 

21.贬值对进出口的影响反映在(  )。
A.贬值有利于增加出口
B.贬值有利于增加进口
C.贬值会导致进口减少
D.贬值会导致进口增加
E.贬值有利于改善贸易收支
 
正确答案:ACE
答案解析:货币贬值使本国产品相对于外国产品的价格下降,故有利于增加出口,减少进口,改善贸易收支。参见教材P164。
 

22.下列指标中,(  )属于时期指标。
A.产品产量
B.年末人口数
C.能源生产总量
D.科技机构数
E.股票价格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时期指标反映的是现象在一段时间内的总量,如产品产量、能源生产总量、财政收入、商品零售额等,故选AC。参见教材P175。
 

23.计算累积频率的两种方法是(  )。
A.开方
B.加权平均
C.向上累积
D.向下累积
E.算术平均
 
正确答案:CD
答案解析:累积频率有向上累积和向下累积两种方法,故选CD。参见教材P184。
 

24.对统计数据特征的测度,主要从(  )进行。
A.分布的集中趋势
B.分布的离散程度
C.分布的类型和特点
D.分布的偏态
E.分布的峰度

正确答案:ABDE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统计数据特征测度的进行方式,对统计数据特征的测度,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布的集中趋势、分布的离散程度、分布的偏态与峰度,因此选ABDE。参见教材P192。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经济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试题,历年真题经济师考试 - 经济师考试模拟题 - 经济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
【字号: 】 【打印】 【关闭
最新更新
推荐热门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财务资料 | 范文大全 | 求职简历 | 财会考试 | 成功励志
Copyright 二六求职资料网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