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注册会计师《财务管理》模拟试题及答案(5)
【解析】股票的价值是指其预期现金股利所得和变现利得所形成的现金流入量的现值之和。
3.【答案】×
【解析】成本中心是指能控制成本的责任单位,没有收入或不考核其收入。
4.【答案】×
【解析】标准离差衡量风险的前提是期望值相同。在对不同期望值项目进行风险衡量时,应以标准离差率为标准,标准离差率越大,方案风险水平越高。
5.【答案】×
【解析】流动资产周转速度越快,在流动资产占用水平一定的情况下,参加周转的销售额就越多。
6.【答案】√
【解析】无固定成本时,经营杠杆系数为l;固定成本越大,经营杠杆系数越大。
7.【答案】×
【解析】只有在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下,公司每股收益越高,则股东才可以从公司分得越高的股利。
8.【答案】×
【解析】即付年金终值系数与普通年金终值系数相比,期数加1,而系数减1。
9.【答案】√
【解析】股东出于控制权的考虑,往往限制现金股利的支付,以避免将来从外部进行股权融资,防止控制权分散。
10.【答案】×
【解析】只有当投资利润率大于等于基准投资利润率(事先给定)时,方案才可行。
四、计算题1.【答案与解析】
(1)本月产品成本差异
=(45500×0.27+14350+5600+3675)-450×82=-990(元)(有利差)
(2)①直接材料数量差异
=(45500—450×100)×0.3=150(元)(不利差)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45500×(0.27-0.3) =-1365(元)(有利差)
②直接人工效率差异=(3500-450×8)×4=-400(元)(有利差)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3500×(14350÷3500-4)=350(元)(不利差)
③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3500-450×8)×1.5 =-150(元)(有利差)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3500×(5600+3500-1.5) =350(元)(不利差)
④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3675-4000×1=-325(元)(有利差)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3500-450×8)×1=-100(元)(有利差)
固定制造费用能力差异=(4000-3500)×1=500(元)(不利差)
2.【答案与解析】
(1)长期债务的比重=100/400×100%=25%
普通股的比重=1-25%=75%
第一个筹资总额分界点=40万/25%=160(万元)
第二个筹资总额分界点=75万/75%=100(万元)
(2)0~100万:资金的边际成本=25%×8%+75%×15%=13.25%
100万~160万:资金的边际成本=25%×8%+75%×18%=15.5%
160万以上:资金的边际成本=25%×10%+75%×18%=16%
(3)新追加筹资额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为16%
3.【答案与解析】
(1)边际贡献=(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产销量
=(50-30)×10=200(万元)
(2)息税前利润总额=边际贡献-固定成本=200-100=100(万元)
(3)复合杠杆系数(DCL)
=边际贡献/(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200/(100-60×12%)=2.16
4.【答案与解析】(1)
B项目由于标准离差率小,故B项目的风险小,A项目的风险大。
(2)A项目的必要收益率=6%+1.63×10%=22.3%
B项目的必要收益率=6%+1.18×10%=17.8%
A、B项目的期望值均高于各自的必要收益率,说明它们均可行。
(3)因为风险中立者选择资产的唯一标准是预期收益的大小,而不管风险状况如何,所以企业应选A项目。
www.qz26.com五、综合题
1.【答案与解析】
(1)现金折扣:3000×(1+20%)×(5%×60%+2%×30%)=129.6(万元)
(2)平均收账天数=10×60%+30×30%+(1-60%-30%)×90=24(天)
(3)信用成本前收益的变动额
=3000×20%×(1-60%)-129.6=110.4(万元)
(5)应收账款机会成本的变动额=-156×20%=-3l.2(万元)
(6)坏账损失的变动额=3000×20%×15%=90(万元)
(7)信用成本后收益的变动额
=110.4-(-31.2)-90-20=31.6(万元)
(8)∵信用成本后收益的变动额>0
∴应采用B方案
2.【答案与解析】
(1)计算两个方案的净现金流量:
①计算年折旧
甲方案每年折旧额=30000/5=6000(元)
乙方案每年折旧额= (36000-6000)/5=6000(元)
②列表计算两个方案的经营净现金流量:
投资方案的经营净现金流量计算表(单位:元)
③列表计算税后现金净流量 (单位:元)
投资项目税后净现金流量计算表
(2)计算两个方案的净现值,以该企业的资金成本10%为贴现率:
NPV(甲)=8400×(P/A,10%,5)-30000=8400×3.791-30000=1844.40(元)
NPV(乙)=9000×(P/F,10%,1)+8820×(P/F,10%,2)×8640×(P/F,10%,3)
+8460×(P/F,10%,4) ×17280×(P/F,10%,5)-39000
=9000×0.909+8820×0.826+8640×0.75l+8460=683+17280×0.621-39000
=-535.98(元)
(3)计算两个方案的现值指数,以该企业的资金成本10%为贴现率:
甲方案现值指数=[8400×(P/A,10%,5)]/30000=1.06
乙方案现值指数
=[9000×0.909+8820×O.826+8460×0.75l+8640×0.683+17280×0.621)/39000=0.99
(4)计算两个方案的内部收益率:
①甲方案每年现金流量相等,设现金流人的现值与原始投资相等:
原始投资=8400×(P/A,I,5)
(P/A,I,5)=3.571
查阅“年金现值系数表”,与3.571最接近的现值系数3.605和3.433分别指向12%和14%,使用插值法确定甲方案的内部收益率为:
甲方案内部收益率=12%+2%×(3.605-3.571)/(3.605-3.433)=12.40%
②乙方案每年现金流量不相等,使用“逐步测试法”:
已知i=10%,NPV=-535.98(元)
令i=9%,再计算净现值:
NPV=9000×0.917+8820×0.842+8640×0.772+8460×0.708+17280×0.650-39000
=39571.20-39000=571.20(元)
使用插值法确定乙方案的内部收益率:
乙方案内部收益率
=9%+[1%×(0-571.20)/(-535.98)-571.20(-135.98-571.20)] =9.52%
(5)计算两个方案的回收期:
①甲方案每年现金流量相等可直接使用公式:
甲方案回收期=30000/8400=3.57(年)
②乙方案每年现金流量不相等,计算如下:
乙方案回收期=4+(39000-9000-8820-8640—-8460)/17280=4.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