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会计职称《中级会计实务》试题及答案
如果所购建固定资产需要试生产或试运行,则在试生产结果表明资产能够正常生产出合格产品时,或试运行结果表明能够正常运转或营业时,就应当认为资产已经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23、BCD
[解析]筹资活动是指导致企业资本及债务规模和构成发生变化的活动,包括吸收投资、发行股票或债券、分配利润等。选项A属于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24、ACD
[解析]请参见教材277页的相关内容。
25、ABD
[解析]事业单位的专用基金主要包括职工福利基金、医疗基金、修购基金、住房基金等。投资基金属于事业基金。
三、判断题
81、√
[解析]请参见教材195页的相关内容。
82、×
[解析]请参见教材482页,剩余的专项资金,按规定留归本单位的部分才转入事业基金。
83、×
[解析]企业对初次发生的或不重要的交易或事项采用新的会计政策,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84、√
[解析]请参见教材241页的倒数第二段内容。
85、√
[解析]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对外巨额投资,属于日后非调整事项,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不需要调整报告年度的报表。
86、√
[解析]请参见教材215页第三段的相关内容。
87、×
[解析]购买债券时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尚未领取的短期债券投资利息计入应收利息科目,实际收到该利息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应收利息”,不计入当期损益。
88、√
[解析]请参见教材446页的相关内容。
89、√
[解析]请参见教材107页第三段的相关内容。
90、×
[解析]日后期间发生的报告年度销售商品的退回,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
四、计算分析题
1、[答案]
(1)12月2日向乙公司购入W材料的实际单位成本
=(20 000+500)/1 000=20.50(万元)
12月8日向丙公司购入W材料的实际单位成本
=54 150/1 900=28.50(万元)
12月15日向丁公司购入W材料的实际单位成本
=30 000/1 000=30(万元)
(2)12月5日生产领用W材料的成本
=300×20、50=6 150(万元)
12月10日生产领用W材料的成本
=600×28、50=17 100(万元)
12月12日发出委托加工的W材料成本
=1 000×28、50=28 500(万元)
12月17日生产领用W材料的成本
=1 000×30+300×28.50+200×20.50
=42 650(万元)
月末结存W材料的成本
=20 500+54 150+30 000-6 150-17 100-28 500-42 650
=10 250(万元)
(3)12月5日生产领用W材料的成本
=300×20.50=6 150(万元)
12月10日生产领用W材料的成本
=600×20.50=12 300(万元)
12月12日发出委托加工的W材料的成本
=100×20.50+900×28.50=27 700(万元)
12月17日生产领用W材料的成本
=1 000×28.50+500×30=43 500(万元)
月末结存W材料的成本
=20 500+54 150+30 000-6 150-12 300-27 700-43 500
=15 000(万元)
(4)采用先进先出法的生产领用W材料成本
=6 150+12 300+43 500=61 950(万元)
采用后进先出法的生产领用W材料成本
=6 150+17 100+42 650=65 900(万元)
如果产销率为100%,采用先进先出法与采用后进先出法相比2005年净利润增加
=(65 900-61 950)×(1-33%)=2 646、50(万元)
(5)未分配利润增加=2 646、50×(1-10%)
=2 381、85(万元)
2、[答案]
(1)该债券年票面利息=20 000×6%=1 200(万元)
(2)该债券溢价金额=21 909、2-20 000×6%-20 000
=709.2(万元)
2002年投资收益=(20000+709、2)×5%=1 035.46(万元)
2002年溢价摊销额=20 000×6%-(20 000+709.2)×5%
=164.54(万元)
2003年投资收益=(20 000+709.2-164.5)×5%
=1 027.23(万元)
2003年溢价摊销额
=20 000×6%-(20 000+709.2-164.5)×5%
=172.77(万元)
2004年投资收益
=(20 000+709.2-164.5-172.77)×5%
=1 018.60(万元)
2004年溢价摊销额
=20 000×6%-(20 000+709.2-164.5-172.77)×5%
=181.40(万元)
2005年溢价摊销额
=709.2-164.5-172.77-181.40
=190.53(万元)
2005年投资收益=1 200-190.53
=1 009.47(万元)
(因为以前年度的数据保留了小数位数,不是精确数据,最后一年如果再按上述公式来计算,各年摊销的溢价之和就会与溢价总额有误差,所以最后一年的数据倒挤)
(3)①借: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面值) 20 000
应收利息 1 200
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溢价) 709.2
贷:银行存款 21 909.2
②借:银行存款 1 200
贷:应收利息 1 200
③借:应收利息 1 200
贷: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溢价) 164.54
投资收益 1 035.46
④借:银行存款 1 200
贷:应收利息 1 200
⑤借:应收利息 1 200
贷: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溢价) 172.77
投资收益 1 027.23
⑥借:银行存款 1 200
贷:应收利息 1 200
⑦借:应收利息 1 200
贷: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溢价) 181.40
投资收益 1 018.60
⑧借:银行存款 1 200
贷:应收利息 1 200
⑨借:应收利息 1 200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