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类毕业生职业生涯的困惑
我不想当教师。先从成长经历说起,我xx年生的,不到五岁就上幼儿园,后来小学、中学、大学一路顺利走下来,直到20xx年大学毕业。
漫长的学生生涯里,我是个老实听话的学生,成绩一直不错,初中时考过全校第一名,高中毕业时成绩也在学校名列前茅,在老师眼里,我唯一的缺点是不能按时按量完成作业,而这个缺点也被成绩好的优势盖住,随着升学压力不断加重,我也渐渐服贴了不少。
第一次感受到升学压力,是在初中二年级快结束时,班主任找我谈话,主要目的是希望我放弃学画,一心一意考重点高中。那时我学画已七年,虽然没获过大奖,也有些小成就。我没想过当画家,学画只是为了好玩,为了完成作品后的成就感。老师说到要一心一意学习,不能分心,我照办了,因为全年级的人都知道我成绩好,不考上重点高中不是很丢人?
(很长一段时间,我只知爸爸的任务是工作养家,妈妈的任务是照顾家人,我的任务是上学。我以为我必须上重点高中,这才能履行任务。
进了重点高中后,学习比初三还紧,早上六点到晚上十点多,都在为上学的事忙,每周只休半天,根本没有学画的时间。平时都用在看课本和做练习上,(虽然不用这么死学,但是回家不捧着书本看看爹妈会不高兴,在家做题特别慢,一天能做完一套卷子就不错了)只到每年一度的校园文化周,才能稍微花些时间,画两笔,混个奖,也找找久违的成就感。
为了少做数学题,我选择文科,高考估分不高,填报志愿时,为要稳稳当当走个一批本(害怕掉进二本里丢面子)选择了某师范大学。选择专业时,不知道该选什么,照着专业排列的顺序从头抄到尾,后来糊里糊涂进了文学院。
但我没和别人说自己是乱填的,同学们看我报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都有些吃惊。我和他们说:我最想学的是广告学,可师范学校的广告学能好吗?我要学着中文,兼修广告,以后做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有品广告。听的人都很佩服。而这些话完全是临场想到的。
那时候的我根本不了解广告,只凭主观想象,觉得广告一定用得上美术底子。我的小算盘是这样:好多年不学画了,当年一起学画的朋友,现在的水平不知比我高出多少倍,单凭画技,不能找到什么优势,做广告人就不一样了,只要有好点子,谁管你画技怎样??
于是我开始一厢情愿地做起广告人的梦来,却没有认真积极地开始准备。我父母都是普通工人,他们的朋友,我们的亲戚都没有从事广告业的。没有人告诉我该怎么做,而习惯了被管、被安排,一进大学就给自己放了假,把兼修广告的事推一边去。
也是机缘不好,广告学属于非师范专业,在另一个校区,往返得两个小时。知道这消息后,我有点失望,对别人则说失望到极点。
大学四年,打着中文系的旗号,我看了不少书,经典却不多。
因为扩招,学校老师少,学生多,动辄几百人一起上大课,课堂以老师讲学生笔录为主,没意思,也没高中时代上课回答出难题那种成就感,所以很快我就加入了逃课的行列。四级是靠高中底子过的,六级差一分,如果大一那年让考六级的话,我一准能过。专业课考试一般八十分左右,每次考试也总有一两门拿到九十分。马哲、毛概、邓论成绩很低,所以每次都拿不到奖学金,有时候感觉自己很失败,但在人前总装出副淡泊名利的样。我爱面子,没把握做好的事基本不做。这其实是自卑的一种表现,而当时却不明白。
浑浑噩噩,三年过去。大四上学期陆续有些用人单位来招人,我从没认真考虑过自己未来的职业,心想只不当教师就行。而来招人的只是些学校,没有广告公司之类的单位。出门自己闯荡,不敢。大学期间一份家教都没做过,社会经验值可以用零表示。我见过报纸登的招聘会现场照片,想到外面招聘会人山人海,又兼路上的周折,我怕了,所以虽不情愿,后来还是和河北的一所中学签了约。签约理由:不用挤破头。
工作一年后辞职,因为发现自己极端厌恶学校。辞职后报考某大学广告学专业,今年年初考的,未遂心愿。在复习的过程中,我又悲哀地发现,自己并不十分热衷广告学,创意方面还好,营销就不行了,考试也只考了88分,不及格。
母亲当初是反对我辞职的,现在便叫我一定去教书。我很为难。作为教师,我在朗读方面、在设计学生喜欢的课堂环节方面是出色的;在常规教学方面,把基本知识点讲明讲透、要绝大部分学生牢牢掌握,我是失败的,而且总重复同样的内容,学生不烦,我自己也受不了。再想到,大好年华要在学校里过,又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