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闯俄罗斯:中国老板异国创富奇迹
“除了前期通过贸易积累了一定资本的中国商人,现在部分国内民间资本也开始北上俄罗斯。”周广俊说,近期向他咨询俄罗斯投资的国内企业,大多关注俄罗斯的能源、森林资源开发和建筑市场。“随着俄罗斯经济的复苏,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增加,因此建筑市场越来越受到投资者关注。”据他了解,国内民间资本大量投资俄木材加工产业,已经形成相当规模。
在对俄投资比较密集的浙江嘉兴、温州,外经贸管理部门相关人士对表示,他们并不完全掌握当地对俄投资的实际情况,因为很多投资不经报批就出去了。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温州一家企业在俄罗斯投资多年后,“我们发现这家公司员工频繁申请旅游签证去俄罗斯,才发现实际情况。”最后还是相关部门说服企业报批对外投资,之后协助公司员工申请商务签证。
熟悉对俄投资的一位人士告诉,国内企业之所以对报批不甚积极,主要是对外投资必须经外管局审核,也就是说企业资金动向将完全被外汇管局监控,“但除此之外实际没有给企业出去提供什么帮助。”该人士抱怨。因此对企业来说报批也就可有可无反正投资资金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入俄罗斯:比如通过黑市换取外汇,然后直接将现金偷运出国;有些人是此前有对俄贸易,收入本来就在俄罗斯。“总之方法很多。”
中介群体的“幸福生活”
“我的很多朋友都陆续转行作中介了。”周广俊告诉,上世纪xx年代初和他一起在俄罗斯学习法律的同学,当初大部分留在俄罗斯,或者做翻译,或者进入中国此前赴俄投资的大型企业;而现在很多人开始转入中介咨询行业。
近年来俄罗斯市场开始关注中国纺织品外的制造业,进入中国进行大宗采购的需求越来越多。“这两年我参加很多机械设备展览,总能碰到很多俄罗斯人。”周广俊举例说,此前俄罗斯机械设备多从欧洲进口的,近几年发现中国的中低端机械设备物美价廉,“欧美产品同类产品价格高出我们的产品2~5倍。”
俄罗斯商人采购中国大宗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但是他们不知道如何找到合适的企业,也不知道如何和中国商人打交道,俄罗斯人的文化传统毕竟和中国人有很大差别。”周告诉,一位俄罗斯商人曾找到一家中国生产机械设备的乡镇企业,对这家企业的产品很满意,但“这位乡镇企业老板穿着休闲衬衫和拖鞋跟他谈生意,还随地吐痰”,这单生意终究没有谈成。
而这样的情形下,中介机构的作用就突显出来了。“他们的任务就是协助买卖双方达成协议。”这些中介机构从业人员大都在俄罗斯生活多年,了解俄罗斯人的想法和习惯。因此他们能帮俄罗斯商人寻找合适的中国产品和企业;也向中国企业解释俄罗斯人需要什么。
“交易的不成功,50%以上的因素是由于沟通不畅。”周说,如果沟通顺畅,中俄经贸大有前景。而在这样的预期下,中介群体的“幸福生活”也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