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日报笔试题及分析$第一财经日报$
10-15 23:59:20
来源:http://www.qz26.com 笔试题目 阅读:8566次
导读:《第一财经日报》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招记者150人,其中北京50人,上海50人,可谓强势出击,也吸引了很多记者和毕业生应聘。当然,我也不能“幸免”,转投北京记者站。 以下为笔试题目和我的分析。一、填空题(20分) 1、“报道一切适于报道的新闻”是___________的口号; 纽约时报 2、橙红报纸是__________的首创; 金融时报 3、前不久一位澳籍华裔经济学家过世,他是_________,他针对发展中国家较强的模仿能力,提出________概念,以说明发展中国家的弱点; 杨小凯,跛足式改革(或者后发劣势) 注:考的时候,我只知道有一个在澳大利亚的华人经济学家叫杨小凯,当时一狠心就填了他了,不管他是否出世。后来一查资料,杨先生真的已于7月7日逝世,我不能庆幸自己正好答对,只想祭他在天上的亡灵。 4、报道到大陆投资的台商时,不应称“外方”,应称______________; 台资,台方,或台湾地区投资者。 答案未必准确,我考回来在百度搜“台湾地区投资者”,确实有很多新闻是这么提的。 5、国内
第一财经日报笔试题及分析$第一财经日报$,标签:银行笔试题目,企业笔试题目,http://www.qz26.com
以下为笔试题目和我的分析。
一、填空题(20分)
1、“报道一切适于报道的新闻”是___________的口号;
纽约时报
2、橙红报纸是__________的首创;
金融时报
3、前不久一位澳籍华裔经济学家过世,他是_________,他针对发展中国家较强的模仿能力,提出________概念,以说明发展中国家的弱点;
杨小凯,跛足式改革(或者后发劣势)
注:考的时候,我只知道有一个在澳大利亚的华人经济学家叫杨小凯,当时一狠心就填了他了,不管他是否出世。后来一查资料,杨先生真的已于7月7日逝世,我不能庆幸自己正好答对,只想祭他在天上的亡灵。
4、报道到大陆投资的台商时,不应称“外方”,应称______________;
台资,台方,或台湾地区投资者。
答案未必准确,我考回来在百度搜“台湾地区投资者”,确实有很多新闻是这么提的。
5、国内赴美上市企业股票的市值排序(用“”或“=”号),网易___新浪; UT斯达康__亚信; 盛大__携程;
6、保监会、证监会、银监会、央行行长都是谁__________;
吴定富,尚福林,刘明康,周小川
7、消费价格指数的简称是___________;
CPI
8、WTO成员国的说法错误,应称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
WTO成员,或WTO成员方。
我填的是WTO成员国及地区,应该不会加分的。上面的答案是从“宣传与文明”的一条资料里看到的,可能是中宣部的通知。
9、亚太经合组织的“二十一个成员国”的说法错误,应称_______或_________;
二十一个成员,或二十一个成员方
10、GE是_____公司的英文缩写;
通用电气
二、简答题(5分,5分,15分)
1、如果就“宏观调控初见成效”这一选题采访,请列出五个采访对象(组织或个人),并逐条说明理由。
2、请说出你目前最想采写的一个选题,并说明理由。
3、请说出财经日报与周报、综合日报财经版在内容上的不同。
三、写作题(20分)
给出一篇有关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新闻稿,请写一篇400字左右的消息,并加标题。
四、评论题(5分,30分)
给出了一篇银行监管新办法的新闻述评(后来我在网上搜索得知,是来自金融时报的),请加标题;并从另一个角度(银行)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评论。(我的理解是,这篇评论要有建设性,因为要求是写从银行角度讨论应该怎么办?)补:这篇的文章的原文标题是“监管新政策冲击中国银行业”。供参考。
我认为,虽然这次考试偏重金融,也只是想探探各位财经知道的底牌,未必是以“知识分”录取。因为有些东西是能够补回来的,但另一些东西(比如分析能力,对不熟悉领域资料的解读能力,写作能力,文笔等)是短期内很难培养出来的。我个人认为,这主要是为下一轮培训做准备(摸底)。
其实,有些题还是比较基础的,比如有道填空题(上面未录入)说GE是_____公司的英文缩写;消费价格指数的简称是___________;后一题,就算不知道,也可以通过英文译出,consumption price index,即CPI。
《第一财经日报》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招记者150人,其中北京50人,上海50人,可谓强势出击,也吸引了很多记者和毕业生应聘。当然,我也不能“幸免”,转投北京记者站。
以下为笔试题目和我的分析。
一、填空题(20分)
1、“报道一切适于报道的新闻”是___________的口号;
纽约时报
2、橙红报纸是__________的首创;
金融时报
3、前不久一位澳籍华裔经济学家过世,他是_________,他针对发展中国家较强的模仿能力,提出________概念,以说明发展中国家的弱点;
杨小凯,跛足式改革(或者后发劣势)
注:考的时候,我只知道有一个在澳大利亚的华人经济学家叫杨小凯,当时一狠心就填了他了,不管他是否出世。后来一查资料,杨先生真的已于7月7日逝世,我不能庆幸自己正好答对,只想祭他在天上的亡灵。
4、报道到大陆投资的台商时,不应称“外方”,应称______________;
台资,台方,或台湾地区投资者。
答案未必准确,我考回来在百度搜“台湾地区投资者”,确实有很多新闻是这么提的。
5、国内赴美上市企业股票的市值排序(用“”或“=”号),网易___新浪; UT斯达康__亚信; 盛大__携程;
6、保监会、证监会、银监会、央行行长都是谁__________;
吴定富,尚福林,刘明康,周小川
7、消费价格指数的简称是___________;
CPI
8、WTO成员国的说法错误,应称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
WTO成员,或WTO成员方。
我填的是WTO成员国及地区,应该不会加分的。上面的答案是从“宣传与文明”的一条资料里看到的,可能是中宣部的通知。
9、亚太经合组织的“二十一个成员国”的说法错误,应称_______或_________;
二十一个成员,或二十一个成员方
10、GE是_____公司的英文缩写;
通用电气
二、简答题(5分,5分,15分)
1、如果就“宏观调控初见成效”这一选题采访,请列出五个采访对象(组织或个人),并逐条说明理由。
2、请说出你目前最想采写的一个选题,并说明理由。
3、请说出财经日报与周报、综合日报财经版在内容上的不同。
三、写作题(20分)
给出一篇有关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新闻稿,请写一篇400字左右的消息,并加标题。
四、评论题(5分,30分)
给出了一篇银行监管新办法的新闻述评(后来我在网上搜索得知,是来自金融时报的),请加标题;并从另一个角度(银行)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评论。(我的理解是,这篇评论要有建设性,因为要求是写从银行角度讨论应该怎么办?)补:这篇的文章的原文标题是“监管新政策冲击中国银行业”。供参考。
我认为,虽然这次考试偏重金融,也只是想探探各位财经知道的底牌,未必是以“知识分”录取。因为有些东西是能够补回来的,但另一些东西(比如分析能力,对不熟悉领域资料的解读能力,写作能力,文笔等)是短期内很难培养出来的。我个人认为,这主要是为下一轮培训做准备(摸底)。
其实,有些题还是比较基础的,比如有道填空题(上面未录入)说GE是_____公司的英文缩写;消费价格指数的简称是___________;后一题,就算不知道,也可以通过英文译出,consumption price index,即CPI。
再有,这次考试不只是考金融,我个人觉得后面的大题,虽然金融资料占很大比例,但考的还是你的阅读理解、分析和写作能力。比如,那篇消息写作,是纯粹考写作;那篇银行监管新政的评论也是以考阅读理解、分析和评论写作为主;那个要求列出五个采访对象的题,可能对于未出事过财经报道的朋友有些茫然,但也很基础,这是财经新闻采写的第一步。
Tag:笔试题目,银行笔试题目,企业笔试题目,求职笔试面试 - 笔试题目
下一条:笔试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