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学子的人生大跨越
他是来自湖北郧西大山里的苦孩子,通过寒窗苦读考上了大学。4年时间里,他不仅没有向家里要一分钱,还勤工俭学挣钱补贴父母。大学期间,他在武汉组建了23支支教队,每周组织近200余名志愿者奔赴学校课堂授课。前不久,他当选20xx年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感动校园十大人物”。还没有毕业,就称为了一家集团公司的市场总监他,就是本文的主人公——吴德洪。
社会关爱,自强学子考上大学
吴德洪1984年出生在郧西县景阳乡尚坪村四组。他家里共有6口人,父亲、母亲、伯父、两个弟弟和他。其中,伯父和大弟弟均为痴呆,并且大弟弟衣食不能料理,瘫痪在床多年。吴德洪的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全家人的生活全部靠夫妻俩勤扒苦做,家庭贫困程度可想而知。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虽然家徒四壁,但吴德洪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1996年,他以全乡第一的成绩考入郧西县泥沟中学。这一年,他的父亲在陕西韩城煤矿打工时遭遇意外,和另外5位工友在井下作业时突然塌方,工友们全部不幸遇难,吴父虽侥幸拣回了一条命,但身受重伤,丧失了劳动能力。自此,家庭的重担压到了他和母亲的肩上。1999年6月,吴德洪不得不辍学回家,然后和同乡一起来到十堰,在花果的一处建筑工地打工。两个月后,有关部门在工地调查非法用工情况,吴德洪返回了郧西。这时,吴德洪的班主任正在到处找他,要他回学校读书,学费交不起让先欠着。经过寒窗苦读,一年后,他以549分的成绩考入郧西县一中。
9月1日,吴德洪背着被褥,揣着村里开具的贫困证明忐忑不安地来到县一中。得知吴德洪交不起学费,当时的校长刘诗州亲切地对他说:“生在农村不是你的错,只要你好好努力,困难只是暂时的,学校也会想一切办法帮你的!”随后,学校收下了他。这也让吴德洪深刻地感受到了学校和社会的关爱。高中三年,他将校长的话作为座右铭:生在农村不是我的错,只要我好好努力!
为了帮助吴德洪,郧西县一中给他安排了勤工俭学的机会,吴德洪也开始做家教挣生活费。20xx年夏天,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勤工助学,组建自强社回报社会
大学生活是绚丽多姿的。然而,为了养活自己,吴德洪刚踏进大学校门,就参加勤工助学并接了5份家教。他曾经做过发单员、促销员、收银员、抄写员……每天,他早出晚归,过着与其他同学不一样的生活。大一期间,吴德洪凭双休日与假期的时间,居然赚得了1万元,并将它们全部寄给了家里。并且,丝毫没有影响他的学习。吴德洪每学期末的平均成绩都在90分以上,令同学和老师都惊诧不已。他的方法竟很简单:认真听课,抓紧一切时间,别人走20分钟的路,他只用5分钟。
当自己的生存问题解决后,吴德洪决定为学校、为同学做一些事情作为回报。20xx年5月,在学校的支持与帮助下,吴德洪创建了“自强社”,他的初衷是提高贫困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并从在精神上引导大学生脱贫。
6月20日,自强社第一届学生干部招聘工作完成,20余名优秀的学生加入社团,吴德洪出任社长。在吴德洪和同学们的努力下,同年10月,自强社成功加入新长城高校自强社,正式注册为新长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自强社。
自强是一个很熟悉的词汇,也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进入大学后,吴德洪对贫困生有了深刻的认识。他认为,现在的贫困学生“等靠要”思想严重、感恩意识和自立自强能力较差。所以,自强不仅是帮助物质上贫乏的大学生脱贫,更要从精神上改变他们;自强社要通过理论学习教会大家,更要通过各种实践活动锻炼大家。“我想通过一个平台和大家分享交流自己的经验,取长补短,使大家都有一个提高,从而为学校扶贫育人做点贡献。”吴德洪多次这样说道。
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风顺。自强社成立之初,吴德洪就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局面。很多同学一提到“自强社”,就会联想到是贫困生的家园。吴德洪不愿意社团被加上贫困生的帽子,他为社员们树立了“自信,自强,自立”的宗旨,提倡大家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不在乎自己能得到什么,只关注自己能奉献出什么。他认为,社长必须具备为社员端茶递水的素质。每当看到校园里有招聘海报时,他总是很自觉的给每一家公司打电话,将虚假广告从墙上一一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