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试销售人员?
问: 你和你的经理或者老板有过意见分歧吗?
如果应聘者看着我们的眼睛并告诉我们说:“没有”。那么,我们要么是在和现代意义上的圣人打交道,要么就是他/她不想面对这个话题。如果,他/她回答“有”,我们可以紧跟着问:“你能跟我们简单说说发生了什么?你是如何处理的吗?”不错的回答是承认人并不总是与他人和睦相处,没有任何分歧的,并且应聘者知道如何讨论、协商以及如何从工作冲突中脱身。不好的回答是含蓄地或者直截了当地问到底自己做错了什么,最终把分歧的错误归到经理或老板那里。实际上,我们也并不希望雇佣这样的一个总爱把分歧的错误推到领导者身上的雇员,对吗? www.qz26.com
问:告诉我一笔别人都不相信你能完成但你却完成了的业务。
有经验的销售人员至少会有五六个这样的事例。如果我们面试的是从事销售工作的新手,我们可以改问这样的问题:“跟我们说说你是如何说服别人,让别人去做你想做的事情的例子?”通过这两个问题,可以了解他/她的抗干扰和克服难题的经验和毅力以及思考方式等。
问:如果我认为你在面试期间的回答表现存在严重问题,你会怎么做?
如果我们一定要问这个问题,当然要问的更加客气些,问这个问题的目的不是要羞辱这位应聘者,而是要看他/她对与客户交流中存在的压力如何反应。我们并没有说他/她的回答有严重问题或者表现很差,只不过给他/她一些暗示。要看他/她是以牙还牙还是从容机智的应答了。
问:你对今后有什么打算?
这个已经是销售经理用来了解应聘人员的稳定性的老生常谈问题了。它确实也很重要。通过这个问题的回答,我们可以知道这个应聘者在工作中需要解决什么问题,这个工作岗位是否符合他/她的职业发展规划需要,同时也可以感受到他/她是好高骛远还是脚踏实地。
三、面试中的常见误区
在面试过程中,销售经理一定要注意避开以下的误区:
(1)自我陶醉
这种情况比较常见。很多销售经理不经意就把招聘看作一个表现自我的机会,于是就容易陷入自我陶醉的误区。假设面试3个销售人员用了一个半小时,很可能自我陶醉的销售经理自己就说了一个小时,而旁边的3个应聘者总共才说了半个小时,那么这个销售经理所了解的信息肯定不多,最后只好凭印象来下结论——谁经常点头、身体前倾、总是面带微笑就把谁招过来。这就是第一个误区:自我陶醉。
(2)强势扭转
所谓强势扭转,是指应聘者本来期望的是马上见效的“钱途”,但是销售经理总是强调未来的“前途”。假设说服了对方,让其加入了销售队伍,看起来似乎成功了,其实这只是表面上的,等到过了一段时间,当其发现自己的选择并没有实现初衷时,就会走人,最后销售经理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这是第二个招聘误区,其实也就是前面提过的期望切合问题。
(3)依赖培训
这个误区主要出现在销售风格与销售人员的匹配阶段。比如说,销售经理明明知道自己的销售模式是以效能为导向,对专业的要求很高,而应聘者并不具备这些条件。但却发现应聘者的冲劲特别足,学习的欲望也非常强烈,销售经理就觉得能够通过培训让应聘者成长起来,于是就招了过来。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尽管进行了培训,那位销售人员还是无法适应岗位要求,最终只好走人。所以说,在招聘阶段就要严格要求,不能盲目指望后期的培训。
(4)以貌取人
以貌取人也是销售经理进行招聘时的一大误区。相貌当然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但绝不是全部。对于以貌取人,有一种夸张的说法——面试过程中的前5秒钟就已经确定是否录用了。这样的决定非常危险。仪表堂堂还远远不够,还要通过之后的问答和一些相关的测试来综合判断。
(5)光环效应
所谓光环效应,是指销售经理在面试时被应聘者的某项突出优点打动,从而忽略了对方的其他缺点,那么这时候做出的判断也是不客观的。当应聘者的某个亮点形成的“光环”出现时,销售经理应该提醒自己要适当淡化它,刻意地挖掘它背后的其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