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元刚:后厨掘金者
20xx年春节过后,为公司经营而痛苦不堪的张元刚决定深入到某一实业,做点具体东西。第一步他考虑着做餐饮管理系统,基于如下考虑:餐饮行业来钱快;餐饮店都是小老板,决策周期短。
餐饮门外汉转做餐饮管理系统并非一帆风顺。就像当初做ERP,餐饮管理软件行业已是一片红海,在没有任何优势的情况下,张元刚只能带领公司拼价格,“人家卖1万元,我卖6000元;人家卖到6000元,我卖到3800元……”张元刚玩价格战的结局便是遭到竞争对手更低价的报复,“他们有着很长时间的积累,没利润可以做,但我们不行,我们是要赚钱活命的。”那段时间,张元刚很惨,一度陷入内忧外患的境地:内部被客户骂产品不好,外部被竞争对手排挤。
“兄弟们不缺勤奋,天天加班:白天跑客户,晚上写程序,既是业务员,又是程序员。跑去调试还挨客户骂……”张元刚憋闷了一肚子委屈无处发泄。“不是没技术,而是因为我们不懂餐饮行业。现在知道:光菜就有加菜、退菜、洗菜、催菜、停菜……不懂这些怎么写程序?张元刚意识到应该在餐饮行业找到自己的特色,最后他推敲出可以在精细物料管理系统、智能后厨管理系统、连锁会员管理系统三部分重点发挥。
真正深入了解餐饮管理流程也非一朝一夕。为了解货物入库、出库,张元刚有段时间每天凌晨跟同事一起坐夜车去铜川路水产市场帮货车师傅搬运生鲜,他们观察生鱼买进后,怎样过秤、装车、分拣、加工、仓储,怎样分到每个门店等整个业务流程。开始时,贩鱼师傅很无奈地给他们泼冷水:“我们之前搞过很多套软件,每次要填很多单子,工作量没见减少,反而更麻烦。有本事你们的软件能让我们少干点活?”贩鱼师傅故意刺激这群小伙子的一句话却让张元刚突然开了窍:“是呀,应该让他们少干点活!”
得做个有心的观察者。在搬货、卸货过程中,用心的张元刚发现一个问题,贩鱼师傅在水产市场就可以把各店的小订单给鱼商:A店订鱼100斤,B店200斤,C店500斤……供货的鱼商以店为单位打包好,再集中称总重给贩鱼师傅,然后再装车。多一个打包环节,好处是省去了到菜市场再称重、分拣的环节,这个发现一下子为贩鱼师傅节省了至少2个多小时。而张元刚所做的就是带领团队把入库、出库整个流程用软件记录下来,包括把各店的货箱以红胶带、蓝胶带等区别开来,并将这一环节写入系统。
亲自在市场考察后拿出的第一款产品得到了贩鱼师傅的认可。 www.qz26.com
“我们做的不是改变世界的发明,我们就做细枝末节,做好了还是可以把生活变得更好。”张元刚努力的方向是在衣食住行中挖掘出更多的便利,然后再通过软件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