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局2017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半年来,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我局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这一主题,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部门服务功能增强为目标,立足发展强产业,突出特色抓亮点、转变作风求实效,较好地完成了上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我局上半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及上半年农业经济基本特点
(一)夏粮油生产完成年初计划。夏收作物总播面242912亩,比去年减1.1%。夏粮总播面86530亩、增1%,总产18822吨、增0.9%(其中小麦14857亩、增11.5%,总产2839吨、增12.4%;蚕豌豆10104亩、减3.1%,总产1217吨、减1%;洋芋61449亩、减0.6%,总产14748吨、减0.9%);油菜籽114507亩、减2.4%,总产17308吨、减0.5%;蔬菜34038亩、增1.8%,总产47997吨、减3.2%。
(二)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上半年新发展柑桔2580亩,占全年计划的25.8%,总面积达到了20.4万亩,综合改造完成2150亩,占全年计划的43%;新发展茶园850亩,占全年计划的17%,总面积达到了6.9万亩,综合改造完成1209亩,占全年计划的12.1%;新发展桑园557亩,占全年计划的27.9%,总面积达到了0.8万亩。目前,全市农村基本实现了人平1亩高效经济林的发展目标。
(三)科技入户工作扎实。上半年组织市、乡两级技术人员举办各类农业实用技术培训259场次,培训农民12.1万人次,印发技术资料15.9万份;编发《宜都农业》12期6万份,发送农业科技短信息70万条次。推广玉米、水稻等各类良种15万公斤;选推高效种养模式11类;引进推广农机新技术1项,引导农民购置农机器械377台(套);创办“一菜两用”、“无盘抛秧”、“配方施肥”、“病虫综防”等各类样板45000亩;实行机械耕整5.8万亩、机械收割1.4万亩、机械插秧1.6万亩、机械植保17.5万亩、机械化修剪茶叶3.2万亩;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1230户、培训农民骨干1200人、培养村级后备干部60名。创建平安农机安全示范村10个、培育农机大户达到88户、农机协会新吸纳会员78名。全市农业科技入户率达到90%,到田率达到了80%以上,农机总动力达到15.85万千瓦。
农业系统119名机关干部和农技人员围绕“七有”目标包村入户建“三园”,在全市已建成宜都蜜柑精品园9个、高效茶园3个、水产示范基地1个。已基本完成市原种场农作物新品种园区建设任务,目前已新建大棚20个,修整水渠600米,新修混凝土路面420米。
(四)农业产业化经营向纵深发展。1-6月,25家重点龙头企业完成销售收入6.4亿元,实现利税4552万元,同比增长23%和16%;吸收农民工5392人。农产品出口创汇408万美元。规模企业新增固定资产投资1.3亿元。向上申报宜昌市级龙头企业2家(宏流商贸和天河渔业)、省级4家(丰岛集团、宜红茶、清河纺织和土老憨)。上半年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4家(天峡鲟鱼、洋溪甜柚、高坝洲清江鱼和红花套柑桔产业合作社)。到目前为止,全市已登记注册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43家,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6家、专业经济协会37家,注册社(会)员3378人,网络农户61500个,主要涉及茶叶、柑桔、瓜菜、畜牧等五大产业。
(五)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半年来,我局争取立项和续建的项目包括“阳光工程”、“生态家园”、“购机补贴”、“斑点叉尾鮰良种繁育”、“测土配方施肥”、“病虫绿色防治”、“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和“三氯杀螨醇替代和工艺改进示范”等项目10多个,总投资规模近2000万元。目前已实际向上争取到位无偿项目资金400余万元。
元至六月,我市阳光工程实施进展顺利。三大培训基地共培训农民3750人。其中引导性培训2300人,职业技能示范性培训1450人,技能培训完成年度计划的51.4%,稳定就业率达到了90%以上。
“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按计划实施。上半年完成取样2000个,培训专业骨干2000人次,发放配方施肥建议卡3万份,完成油菜、柑桔、茶叶等肥效对比试验19个,新办“测土配方施肥”样板15000亩。
“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作扎实。今年我局围绕“一村一品”发展规划,重新调整确定项目村30个,根据各村实际分别选定了柑桔、茶叶、桑蚕、畜牧、水产五大产业。上半年培训7期1万余人次,共培养农民骨干1200人。
“手把手”村干技能培训进入实习阶段。首期培训共开设柑桔、茶叶、桑蚕3大产业技能培训科目,择优聘用8名教员承担教学任务,重点选训35岁以下村级后备干部60名。目前已按计划培训11期600余人次,理论课目基本完成。培训、实习合格后,这批学员将陆续走上村级领导岗位,成为带领当地农民创业致富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