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事局文明创建工作总结
求真务实 打造社会满意海事
近几年来,我局遵照上级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执法为民,服务社会”为宗旨,以实现“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为目标,以“提高队伍素质,提高执法能力,提高服务水平,展示海事形象”为根本,在推进文明创建向纵深发展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做好了“一树立、两加强、三规范、四结合”四篇文章,取得了一定成果,20**年被交通部海事局表彰为“全国海事系统文明达标单位”,同年6月被江苏省文明委命名为“江苏省创建文明行业示范点”,年底,被常州市政府命名为“1999-2000年度市级文明单位标兵”;局领导班子也在1999-20**年连续4年被评为常州市交通局“团结、廉政、开拓”好班子;20**年被交通部海事局表彰为“全国海事系统文明达标单位”,同年6月被江苏省文明委命名为“江苏省创建文明行业示范点”,年底,被常州市政府命名为“1999-2000年度市级文明单位标兵”;局领导班子也在1999-20**年连续4年被评为常州市交通局“团结、廉政、开拓”好班子;20**年××海事局被省地方海事局确立为全省地方海事系统标兵单位。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一树立”:即坚持依法行政,推动文明执法,树立海事执法新形象。主要抓了安全环境、抢险救助、政务公开、执法装备、执法人员、优质服务六个方面:
一是为辖区水上交通提供畅通、有序、安全的通航环境。以服务船民、服务社会为宗旨,不断改善通航环境,努力打造绿色航道。与公安部门联手打击“三无”船舶,维护干线航道通航秩序;以安全检查为抓手,积极开展水上安全管理活动,确保重点水域、重大活动的水上安全;建立政府联动机制。形成了重特大水上交通事故抢险救灾应急预案、防汛防台预案、防洪闸汛期应急启闭水上交通管制方案、沉船及交通堵塞疏导预案、油类及散化船舶火灾事故应急措施等五项应急措施和预案,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处置能力,为辖区水上交通提供了畅通、有序、安全的通航环境。
二是为船民提供有效的抢险救助。建立搜救网络体系,进一步完善和充实12395搜救中心的功能,加快搜救中心的运转,及时处理航道险情,近20**年“12395”搜救中心就接处警1739次,成功救助船舶31艘,挽回经济损失193.8万元;增强快速反应能力,排除航道堵塞达700多公里,疏通船舶4万余艘。
三是进一步完善和拓展行政执法公示制,大力推行政务公开。我们通过海事网站、多媒体触摸屏、窗口放置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公开办事内容、程序、权限、时限和结果,并及时更新公示内容,保持公示内容的实效性。
四是强化执法装备建设。仅20**年我们就投资100多万建造了2艘大功率排挡艇,专门用于排除航道堵塞;投入20多万元,在辖区主要干线航道上新按装了电视监控点,提高现代化管理手段;投资10多万元,在运河旁竖立了大型电子显示屏,不间断地为船民提供天气预报、法规宣传、航道通航等情况,及时为船民提供各种各样的信息,既起到宣传教育的作用,又为船民航行提供了方便;加强运河常州段的管理,统一划定了船舶停泊管制区,投资50多万元设置管制标志和沿岸线带缆桩,方便船舶按序停靠。
五是加强执法人员素质建设,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文明执法的水平。在新的《行政许可法》实施后,我们举办了《行政许可法》学习培训班,组队参加了交通局举办的行政许可法知识竞赛,在全局掀起了一轮学习法律法规的热潮。同时,结合辖区开展的创一流劳动竞赛活动,大力开展文明执法比赛活动,进一步规范了执法行为,促进了依法行政能力的提高。
六是为行政相对人提供亲民、利民、便民的服务环境。认真落实省局制订的十项便民措施,建立服务中心,推行窗口一条龙服务,尽可能地减少办事程序,简化办事手续,缩短办事时间。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文明创建活动,常州地方海事的整体面貌有所改善,海事行政执法能力、为民服务水平和社会影响力也有了一定提高,在坚持以人为本,提高海事文明诚信程度方面收效明显,进一步树立了常州海事新的形象。
二、“两加强”:即加强组织领导,加强载体建设。
组织领导。文明创建领导小组及其机构不撤不解,遇有领导调动及时调整创建活动领导小组成员,20**年又专门成立了以朱崇武书记为组长的文明窗口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以及创建活动网络办公室,并制定了《常州市地方海事系统文明执法示范窗口建设工作实施意见》,明确了创建工作目标和具体的创建工作计划,各辖市地方海事处也相应成立了相关组织。另外,领导小组还经常派员下基层巡回督查创建活动开展情况,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