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市质监局工作情况总结
20**年是××市质监事业面对危机挑战一年。这一年里,我们质监局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在市局的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服务保障奥运会为中心任务,抓住实现“新北京、新奥运”的历史性机遇,以推动“人文××、科技××、绿色××”建设为己任,坚持创新理念,全面履行职能,着重解决民生问题,为促进市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完善三级监管网络,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建立联动监管机制,实现监管措施“无缝隙”
市、街道、乡镇、村和居委会“两级机构、三级网络”的监督管理体系在奥运服务保障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通过主动与××各乡镇街道建立联系,明确了乡镇街道的主体责任,并要求其每日按时报送全市110家食品生产企业信息,以便及时掌握企业动态变化情况,消除食品安全隐患。同时,利用三级监管网络,有效解决了特种设备文秘杂烩网投诉举报的处理问题,完成了土锅炉、流动式起重机整治等专项整治任务,提高了对各类隐患的排查率。
(二)强调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意识,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督促企业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工作
通过建立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为基础,监察机构监督管理为辅助,检验检测机构技术把关为支撑的特种设备安全工作责任体系,全面明确了各单位的职责和工作要求。具体工作中,一是领导靠前指挥、亲自检查,实现与场馆的对接,并与所有重点单位分别签订《保障特种设备安全,实现平安奥运目标责任书》,进一步强化了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意识。二是通过监督检查、检验检测,对安全隐患的跟踪整改,以及向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派驻安全督导员,进一步督促落实了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三是主动指导各场馆运行团队开展设备安全隐患自查工作,并从设备管理角度、技术角度对各单位提出具体要求,实现了从管理具体设备向管理设备使用单位的转变。四是多次开展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和技术人员培训,进一步提高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水平。
(三)加强与全市各部门的沟通协调,扩大监管范围,形成市域联防,实现监管市域“全覆盖”
一是按照监管与协调相结合的原则指导奥运食品定点供应企业驻厂监管工作,对于本市的驻厂监管,主动协调工商、卫生、公安等部门开展工作,对于本市外的驻厂监管,则打破地域界限,共同做好监管工作。根据“问题及早发现、及早上报、及早解决”的方针,对于驻厂监管期间遇到的问题,能解决的尽快解决,不能解决的及时上报,先后14次向上级有关部门请示汇报,反映奶源检测、监管人员出厂签字、抽查检验和成品放行等问题。坚持24小时待命的原则,无论供奥食品何时下线、何时出厂,监管人员均能在第一时间完成对产品的审查、签字、放行。二是配合市食品办开展奥运食品监督抽查,共抽查样品82批次。三是与市商务局合作开展奥运属地餐饮保障工作。四是协调市安监局、市旅游局,对奥运场馆及周边、充装站、加油加气站、重大危险源单位、文化娱乐场所、所有旅游景点等地点开展联合检查。
(四)发挥技术机构的技术实力和手段,为保障奥运食品安全提供技术支持,并积极开展风险预警,确保应急有效
充分发挥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作为一级奥运食品安全检测机构的技术实力,为奥运食品安全护航。一方面,及时制定地方标准,适应奥运食品安全多样性,对当时尚无相关卫生标准的15类食品制定北京市地方标准,如《代用茶安全卫生要求》、《豆芽卫生要求》等,填补了国内及北京市标准在该领域的空白。另一方面,在5月20日至9月17日的四个月时间内,对奥运食品进行批批检验、批批留样,共检验奥运食品2827批次,并对动物源性食品中29种兴奋剂进行检测,共检测1000余批次,圆满完成了奥运食品安全的保障工作。
同时,为了在奥运突发食品安全事件中做到“快速反应、准确应对”,中心主动开展食品安全风险预警检验与研究。建立月度食品安全预警信息报告和分析制度,密切关注世界卫生组织、世界粮农组织、欧盟委员会等权威组织发布的食品安全动态,每月发布《北京市食品安全预警报告》,做到“早发现、早分析、早计划、早预防”,为上级政府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五)全局资源统一调配,全体人员取消休假,随时待命,实现监管方式“全天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