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市供销总社工作总结
三、创新服务机制,涉农项目得以放大经营
供销社因改制矛盾突出,为农服务起步较晚。去年下半年正式启动以后,借鉴兄弟县市的成功经验,树立“二次创业”的信心和决心,在认识上高度统一,在措施上扎实有效。首先是高层次管理,高质量服务。市总社专门成立为农服务管理机构,对基本完成改制任务的基层社下达为农服务综合社(站)创建指标,并以责任状的形式落实到位。去年9月底完成试点任务以后,建办了4个三星级为农综合服务社,26个二星级为农综合服务社,24个为农综合服务站,1个基地,1个专业协会(白菜),2个专业合作社(XX江南食用菌和里庄黄巷芹菜专业合作社),推广以后已办站建社58个。今年以来,我们本着“合理布局、注重实效、规范运作、综合服务”的原则,出台了《为农服务社(站)管理办法》,制定了《服务公约》和严格的管理制度;对已创建单位一一建档,配发工作台帐、现金收支日记帐、物品保管帐、供需登记簿和商品进出库存盘存表等管理台帐,有效规范了为农服务综合社(站)的管理。其次是高档次运作、多功能服务。今年,我们立足高起点、全方位、多元化,努力贴近乡镇特色产业,不求多,但求精,力争办一个成一个,已办社建站19个。年内,我们根据折柳城墅村蔬菜基地的特点,多次与地方政府协调,成立了大白菜协会,并在三个自然村交汇处选址建办了XX市首家高标准农村社区服务中心。这个社区中心涵盖了农资供应、副食品日杂超市、农产品和废旧物资收购、医疗卫生、庄稼医院,以及科教培训、文体活动等综合性、多功能服务项目,基本上满足了农民兄弟渴求知识、享受便捷服务的愿望,对周边地区形成良好的辐射和带动作用。目前,该中心已列入全省十家农村社区服务中心试点单位。第三是灵活高效,确保农资供应。今年,我们在农资供应上创新机制,积极发展农资连锁配供,广泛吸引社会经营人才和资金,按照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的模式,共创办58个村级农资连锁供应店,引进社会经营人才62人,引进民资1000万元;全系统组织供应化肥2.8万吨,其中尿素6000吨、进口复合肥5200吨、国产复合肥4300吨、碳铵1.3万吨,销售各种农药1450万元,农资销售量比去年同期成倍增长。
四、调整工作重点,内部管理得以健全完善
今年以来,我们注重整治工作中暴露出来的薄弱环节,先后出台了有关规定和文件,及时调整工作重点,有效地推进了全系统的整体工作。一是资产管理。供销总社专门成立了资产管理职能科室,密切与土管、国资等部门的联系与沟通,使社有资产管理工作走上了规范化的路子。通过去年年底到今年4月份拉网式的调查登记,社有资产已经形成详细的资产档案。其租赁、使用、转让和开发工作统一由总社扎口管理,遵章办事。今年上半年,我们结合各乡镇产业优势,将全系统土地等闲置资产汇总编入《投资指南》集中推出,对外招商,这项工作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通过加强社有资产管理工作,我们已经达到了家底清楚、运作规范、充分利用和保值增值的目的。二是财务管理。我们对全系统下属27个基层企业强化财务监督,一年进行二次审计清查,控制资金流转,使全系统资金调度有序、帐目清楚。目前,财务管理职能科室根据改制后基层企业运作的实际情况,从便于扎口管理的角度出发,已在探索组建财务结算中心等问题。三是改制工作。今年以来,各片区严格执行改革改制的法规文件,坚持“三公”原则,采取阳光操作,改制过程中所有重大问题都经过总社改制领导小组讨论表决,力争从源头控制,从制度入手,确保稳定大局。四是机关管理。今年初,我们对机关内部管理制度加以充实和完善,对各科室的工作职责加以明确和公示,使机关各项内部管理制度有据可查、有章可循,对提高机关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规范其个人行为起到了积极作用。
www.qz26.com五、倡导时代新风,整体形象得以明显改善
20**年的精神文明建设是在去年行之有效的学习和宣教工作基础上起步的。今年以来,我们认真组织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央一号文件以及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通过参观展览、爱国主义阵地教育、电化教育和专题讲座等各种形式,学习贯彻和落实改革改制的方针政策,加强以“严是爱,松是害”为主题的党风廉政教育;深化对供销社改革稳定,特别是高举“合作制”大旗,走创新发展之路的战略思考,以务实高效、廉洁自律的精神,坚持以人为本,运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改革、稳定和发展的工作实践;激发爱国爱社、爱岗敬业的时代新风,机关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供销系统的整体形象得到了全面提升,涌现出了见义勇为斗歹徒的XXX同志、勇擒小偷不为金钱所动的XXX同志等先进人物。年内,总社党委在抓机关作风建设、树立供销社系统整体形象的同时,突出机关科室对基层拉动牵引的“发动机”作用,组织城区法人代表、支部书记对机关人员和机关各科室进行“双评”。并以“双评”活动为载体,以全市广泛开展的“双让”活动为契机,在全市范围内打造精干、高效的供销社职工队伍,树立务实、进取的供销社整体形象,使全系统在改革稳定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的同时,在助农增收、利用外资和民资、发展新型农业服务项目等方面也取得较大突破,得到了社会和市委、市政府的广泛认可,社会地位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