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室度完成的主要工作暨2017年教研工作思路
一、校本培训与研修。
1、组织了为期一周的暑期校本研修。为进一步提高我区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育创新能力,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实施新课程能力,整合学校的人力资源,均衡发展我区校本教研力量,我室组织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暑期校本研修活动。这次培训以网络教研为抓手,引领专家把脉校本研修,聚焦教研组建设,探索校本教研校际联动的方式与策略。
2、组织了对课改教师的教材培训,提高教师把握新教材的能力和实施新课程的水平。七、八月份,参与组织全区小学课改年级起始学科的教师参加省市有关部门组织的起始年级教材培训工作。三月份和九月份,各课改学科又组织了全区性的课改教材培训,促使课改教师准确地把握课标精神和新教材的要求,更好地实施新课程。
二、深入开展“城乡互动,乡镇连片”活动,促进城乡共同体的建设,推进我区国家级“实验性、示范性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的研究
1、针对学校布局的调整重新划分了各教研片,进一步完善了区、片、校、组四级教研网络。
2、抓好新上划学校的集体备课活动。原杏花镇新上划的8所小学与城区学校重新划片后,根据这些学校的实际情况,重点开展在区骨干教师引领下的备课活动。学期初,为此专门召开了会议,制定了详细的活动计划,每两周片内集中备课一次,每学期开展1-2次片内研讨活动,并安排部分城区的区骨干教师参加。
3、开展“结对子”、“一对一”帮扶活动。组织了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与薄弱学校中青年教师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来自城区的90多名区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与19中、井湾小学、上店小学、林店小学的教师结成“对子”,以“三阶段两反思”为主要活动形式,每月开展一次帮扶活动,并于活动结束后形成案例。
三、组织区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为引领的教研活动,加强区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培养我区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
依据“**区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专业发展与管理考核办法(试行)(庐教研[20**]77号)”文件精神,组织召开了区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会议,并邀请著名语文教育专家薛瑞萍老师作了“为了培养终身读书人”学术报告,各学科组织本学科骨干教师制定年度活动计划,确定帮扶对象和培养目标,进一步加强了我区课程改革中坚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
四、加强教科研管理力度,以科研促教研
一是组织了对我区国家级“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工作和省级子课题“校本教研的运行模式”工作进行总结,指导各实验校深入开展省级课题“攀英”实验的研究;二是对我区“十五”我区已立项的区级教科研课题90项(“十.五”课题58项,新课改课题32项)进行了梳理,并组织有关人员对05年度结题的二十多项进行了验收;三是聘请了省教科所有关专家对已结题的课题进行评奖,其中十八项经专家评审,评出一等奖七项、二等奖十一项。
五、举办了我区第四届新课程改革研讨活动
为进一步促进我区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深化我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寻找教育的活水源头,提升广大教师的教科研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室依据区庐教研(20**)41号文件精神,于4月18日至4月28日精心组织了区第四届新课程改革研讨活动。这次研讨活动以“寻找教育智慧,提升专业水平”为主题,开设了“主题观摩课研讨课”28节,展示“特色校本教研活动”6项,开展“新课程改革教育教学专题论坛”6次。参与这次活动的领导和教师超过3000多人次,充分展示了我区教师在课改中的精神风貌。
六、体育与健康工作
1、组织了区首届中小学幼儿园教职工广播体操比赛,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均参加了这项活动;
2、完成申报“全国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示范区”筹备工作;
3、组织举办了区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和区中小学乒乓球比赛;
4、组织对区《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验收工作,全区达标率99.8%,比上年度增长2个百分点;
七、组织了先进教研组评选工作。
一是对我区各校上报的先进教研组进行初评,在区级评选基础上参加市级先进教研组的复评,双小思品教研组、永小语文教研组、淮三数学教研组、四十二中语文教研组、四十五中英语教研组获市先进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