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干部管理使用状况调研报告
干扰。为了使少数民族干部的选拔任用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我县应参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和要求,结合本县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工作规划。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对少数民族干部在年龄、任职时间、级别等方面予以适当地政策倾斜,确保少数民族干部在各级领导班子中的合理比例。同时,对凡是有政策、法律规定由少数民族干部担任领导职务的岗位,坚决按规定配备。
四、今后工作的目标
加快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选拔不但重要、紧迫,而且正当其时,有许多有利条件。首先,党中央高度重视,为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创造了良好条件。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就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和制度性规定,1993年、2000年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和国家民委先后两次召开全国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工作座谈会,胡锦涛、曾庆红同志分别作了重要讲话,对做好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去年又召开了第三次全国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工作座谈会,贺国强、刘延东同志就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少数民族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做了新的部署。其次,各地认真贯彻中央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工作取得很大成绩,为进一步培养选拔好少数民族干部奠定了坚实基础。第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为少数民族干部的锻炼成长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广阔的舞台。这些都为我们做好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
加快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选拔,我认为关键要三到位:就是思想
认识要到位,工作措施要到位,政策落实要到位,真正从全局的高度把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作为一项管长远、管根本的大事来抓,摆上重要位置,优先进行考虑,采取更加有力和有效的措施,落实好中央的政策,加快培养选拔的步伐。今后工作的重点应该是处理好“三个关系”,建设好“三台”,
处理好“三个关系”:
第一,要处理好干部培养选拔的普遍性和少数民族干部培养选拔的特殊性的关系。既要坚持普遍性,又要照顾特殊性。坚持普遍性,就是要坚持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特别是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质的标准不能有任何的降低。照顾特殊性,就是在衡量干部素质和选拔任用时,要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干部成长过程中所处环境的局限性,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干部的特殊作用、特殊影响,全面客观、实事求是地看待少数民族干部的德才素质,真正把坚持干部标准和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与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有机结合起来,在坚决贯彻党的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坚持好中选优,不降格以求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干部素质的现实基础,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拔少数民族干部。
第二,要处理好贯彻落实政策与建立完善机制的关系。既要靠政策的落实,把少数民族干部培养选拔的要求落到实处,更要靠机制的完善,形成合理有效的工作机制,推动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着重要建立健全两个机制:一是要完善切合少数民族干部实际的考核评价和选拔任用机制。坚持通过实践检验人才,坚持从品德、知识、能力等方面综合考察少数民族干部,着重考察在重大政治问题上的原则
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干部还要注重考察其在少数民族群众中的威信和影响力,在改变民族地区落后面貌、改善少数民族群众生活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和成绩。要改进和完善选拔任用的方式,拓宽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的渠道和途径。二是要完善工作落实机制。包括定期研究少数民族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制度、少数民族干部选拔任用部门工作协调机制和监督检查机制,等等,确保各项工作的落实到位。
第三,要处理好热情关心与严格要求的关系。既要热情关心,更要严格要求。大部分少数民族干部都在条件比较艰苦的民族地区工作,各级党组织要切实关心爱护他们,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实际困难,积极为他们学习培训、实践锻炼提供条件。同时,也要对他们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否则,不仅会影响少数民族干部的成长,也会影响少数民族干部的形象,影响党的事业和形象。
建设好“三台”:
第一,重素质提高,努力拓宽少数民族干部学习教育的讲台。拓宽学习教育讲台,就是要拓宽学习教育培训的渠道,丰富培训教育的形式。着重从四个方面努力:一是要把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培训纳入干部教育的总体规划,并适当给予倾斜。除了有计划地举办各种形式的少数民族干部培训班外,在其它各类培训中都要注意选派少数民族干部参加。二要拓宽培训渠道,加强与知名大学、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合作,精心组织和挑选那些政治素质好、发展潜力大的优秀年轻少数民族干部进行培训,培养他们的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三要改进培训方式,在充分运用传统培训手段的同时,注重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