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失败无法避免
但是危机也许就隐藏在胜利之中,成功与失败也只有一步之遥。
产品,成为我永远的痛
在如此大好形势下,我一方面要求快速进行楼盘开发,另一方面继续加大市场促销力度,以期通过销量成长降低成本,并实现我最担心的产品规范化生产,保证产品质量。若按此发展下去,也许会出现一些问题,不过前途仍是极为光明的。但是,上市近两个月的时候,产品质量问题出现了。我们原本想通过直接引进台湾的产品进行销售,但由于成本太高而作罢;于是采用国内委托加工的方式生产,但是国内上规模的电子厂不多,而且一般不进行对外加工;退而求其次,我们的产品生产是在一家规模很小的电子厂进行的,基本上是手工出品,于是产品质量问题就成为我最担心的因素。为了保证产品质量,我不得不请一大批技术人员逐个进行产品检验,当时我们的技术要求是在50米范围内,实现360度自由控制,这样可以保证18楼以下的住户在楼下就可以控制灯具开关。刚刚上市的产品都达到了这样的要求,而且也取得了良好的口碑。
但是,一个月之后,我们开始接到投诉,遥控距离变短,且灵敏度下降,市场对产品的检验往往比我们的工作人员更加真实与准确。立即查找原因,想办法解决,并开始对用户进行新品更换。如果当时我们能很快的查明原因,也许这一切都会从头改写,但遗憾的是,我们变得束手无策了。
一方面,直到此时我们才知道,台湾的技术是已经落伍的技术(指我们引进的技术);另一方面,生产工厂为了降低成本,大量使用了质量没有保证的电子元件,导致这种问题是全面性的,而不是某一项改进所能解决的。面对如此困境,我们期待着通过解释与维护工作,保持现有客户,以保证市场规模;同时快速接触上规模、有技术的电子厂家,实现产品更新换代。
但是市场是无情的,不可能给我们充足的改进时间,20xx年底,危机全面爆发。在解释及调换多次仍不满意后,超过80%的个人用户要求退货,而我们刚刚开发的楼盘才刚刚安装了1/3,并且楼盘开发商也要求停止安装,并拆除所有已经安装的产品。此时,已经是无力回天了。
失去与得到也许都是错误
早在市场快速启动之时,我们就开始有意识地寻找外部经销商,我们的想法是通过建立样板市场后,再说服经销商根据这一模式进行产品代理销售。当市场成功启动后,要求代理产品者络绎不绝,由于当时生产供不应求,我们大都采取先放一放再说的态度,没有积极进行开拓。但当危机爆发的时候,由于外部信息还没有快速传播,一些经销商还可以成为我们的救命稻草,甚至毫不夸张的说,我们如果采取经销权贩卖的方式,可以捞到大大的一桶金。
在内忧外困之下,我们开始着手进行经销商会议,采取经销权贩卖的方式操作市场。同年底,利秀克斯电子公司经销商会议在浙江隆重召开,当日订货合同额达到1800万元,现金收入120万元,可以说是一切顺利,如果采取“圈钱咱就跑”的策略,或许我们现在也过得不错。但是,内心中总是有一种困惑和压抑,内心的斗争演变成了公司内部的争论,到底我们要什么?
绝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