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回答问题
B.打破沉默法
主考官可能无意或故不作声,造成长时间的沉默,如果是故意的,往往是想考验应聘者的反应。许多应聘者没有思想准备,因而不知所措,说出些不该说的或是无意义的活,对自己不利。应付的好办法,是预先准备一些合适的话题或问题。在这个时候提出来,也可以顺着先前谈话的内容,继续谈下去,例如说;“刚才您说得很对,但我觉得还可以这样看这个问题……”或者问: “还有些关于我过去的工作体验或看法,我可以详细谈谈吗?”你可以在这时向他介绍自己的社会工作经验,以及在一些重要工作中的体验。
C.讲错话应对法
人在紧张的场合最容易脱口而出说错话,比如在称呼时,把别人的职务甚至姓名张冠李戴。经验不足的应聘者碰到这种情形,往往会懊悔万分、心慌急乱、越发紧张,接下去的表现更糟糕。有些青年人发现自己说错话后停下来不作声,或伸伸舌头,扮扮鬼脸,这些都是不成熟不庄重的做法。
最好的应付办法是保持镇静。若说错的话无关紧要,也没有得罪人,可以若无其事,专心继续面试交谈,切勿耿耿于怀,因小失大。因为考官不会因一次小的失误而放过合适的人才,而且主考官也会了解你因为心情紧张而讲错话。若说错的话比较重要,为防止产生误会,应该在合适的时间更正道歉。例如:“对不起,刚才我紧张了点,好像讲错了,我的意思是……请原谅。”出错之后纠正自己的坦白态度和打圆场的高明手法,说不定会因此博得好感。
转移话题的技巧
在面试时,有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转移话题,达到更佳的交谈效果。话题转移的方式有两种类型,一是随意性转换,交谈者谈兴所至,话题自然潜移;二是有意转换,交谈者为了控制交谈方向,以一定的方法主动更换话题。
一般来说,出现下面六种情形需要求职者努力转换话题;
(1)所谈内容与自己求职无关,而对方却谈兴正浓。
(2)觉察到考官不愿听下去的暗示。
(3)谈话内容枯竭,面试出现冷场。
(4)有人失言或意外的尴尬局面出现。
(5)产生意见分歧,又不便争论、不必争论或不想争论时。
(6)需要避讳时。 www.qz26.com
无论哪种情况,话题转移都要遵从自然、及时和超越的原则。所谓“自然”,就是要借助一定的遮掩,分散对方的注意力,使其注意中心发生转移,自然而然地离开原来的话题,进入新的话题,转移角度不宜太大。所谓“及时”,是指抓住话题的机会。一般是在一个问题刚提出来未展开或未充分展开时就机敏地把话题岔开。而“超越”则是指新的话题比原话题更具吸引力更能提起大家的兴致。但也有的求职专家指出,只要在面试过程中不影响求职效果,尽管对方谈的离题太远,也不必转移话题。
转移话题的技巧主要有以下几种:
A.岔开式
把对方所提的问题搁置一边,回答与其有一定联系的其他问题。有一次著名节目制作人凌峰在上海演出时,有人问他自认为长得怎样。他说,我的脸很中国,你认为中国怎样?他的回答就是巧妙地运用了岔开式,既避开了他不愿公开回答的问题,又表达了他对中国的深情厚意。令人拍手叫绝。
1993年9月,美国国防部长温伯格访华。在张爱萍部长主持的欢迎宴会上,温伯格在祝酒辞中先后有四次提到中美之间的“战略合作”,但张部长只说:“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只字未提“战略合作”,有意地把话题岔开,以此表示中国对此有自己的看法。
B.反问式
如果发现考官提问中含有明显的失误,就可以举出类似错误的问题,反问对方,让其陷入不能自拔的馅饼。1927年冬,朱家骅在渐江担任省政府委员兼民政厅长。为了用新人,施新政,他于1928年至1939年间先后举行了三次县长考试。有一次,朱懋祺应试,笔试之后进行面试。考场上摆着“三堂会审”的架势,朱家骅西装革履,端坐正中,两边陪考官也是衣冠楚楚严阵以待。先是陪考官发问,考了政治、时事、历史、法律等方面的问题。朱懋祺知识渊博,思维敏捷,各类问题对答如流。最后轮到主考官发问,朱家骅见他回答问题如此驾轻就熟,突发异想,抛开原定题目, 出了一道偏题:“《总理遗嘱》”每次纪念会上都要诵读,无不烂熟于心,请你回答一共多少字?”这可真把朱懋祺考住了,他暗想:考官出此题目脱离常规,既然有意刁难,必然录取无望,就不顾一切,大胆反问:“主考官的尊性大名,天天目睹手写,也已烂熟于心,请问共有几笔?”朱家驿想不到应聘者竟会如此反问,一时愣住了。陪考官听后大吃一惊,都瞪大眼睛,等待主考官如何决定。沉默片刻之后,朱家骅宣布:“口试完毕,考生退场。”事后,朱家骅对朱懋祺的才能和胆识十分赏识,于是决定录用,把他派往奉化县担任县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