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财务成本管理》试题及参考答案
5.[答案]ab
[解析]材料价格差异通常属于材料采购部门的责任,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应属于人事劳动部门管理,差异的具体原因会涉及生产部门或其他部门。
三、判断题
1.[答案]×
[解析]管理成本可以分为两类决策使用的成本和日常计划和控制使用的成本,决策使用的成本是面向未来的成本,通常不被计入账簿,而日常计划和控制使用的成本可以通过账簿系统,也可以在账外记录和加工。
2.[答案]√
[解析]已获利息倍数指标是用来衡量企业付息能力的,这个利息应包括企业所需支付的全部利息。
3.[答案]×
[解析]可持续增长的思想,不是说企业的增长不可以高于或低于可持续增长率。问题在于管理人员必须事先预计并且加以解决在公司超过可持续增长率之上的增长 所导致的财政问题,超过部分的资金只有两个解决办法:提高资产收益率,或者改变财务政策,提高经营效率并总是可行,改变财务政策是有风险和极限的,因此超 常增长只能是短期的。
4.[答案]×
[解析]只有获得超过资本成本的利润才能增加企业价值。
5.[答案]×
[解析]包括全部股票的投资组合风险只有系统风险。
注意:市场风险不可分散
6.[答案]√
[解析]经营风险是由于生产经营的不确定性引起的,所以经营杠杆并不是经营风险的来源;但是当存在固定生产经营成本时,会有经营杠杆作用,导致销量较小变动引致ebit较大的变动。
7.[答案]√
[解析]参见2003年教材355-356页。
注意:在债券是否赎回的问题上,债券发行公司由决策权。
8.[答案]×
[解析]股本的增加额=增加的普通股股数×股票面值=100×10%×1=10(万元),资本公积的增加额=25×100×10%-10=240(万元)
9.[答案]×
[解析]计算每股收益时,没有考虑风险因素,所以,不能准确地反映财务杠杆、资本成本和企业价值。
10.[答案]×
[解析]贴现自由现金流量法可以通过调整贴现率来考虑风险因素。
11.[答案]√
[解析]显然在“z计分模型”中,营运能力指标(x5)的比重最大(99.9%)。原有教材内容,2004年教材已删掉。
12.[答案]×
[解析]间接成本是指与成本对象相关联的成本中不能用一种经济合理的方式追溯到成本对象的那一部分产品成本。
13.[答案]×
[解析]直接材料的价格标准是预计下一年度实际需要支付的进料单位成本,包括发票价格、运费、检验和正常损耗等成本,是取得材料的完全成本。
14.[答案]×
[解析]在成本差异分析中,数量差异的大小是由用量脱离标准的程度以及标准价格高低所决定的。
应该把“实际价格”改为“标准价格”。
15.[答案]×
[解析]现金回收率是一个相对数指标,也会引起部门经理投资决策的次优化,为了克服这个缺点,可以同时使用剩余现金流量来评价部门业绩。剩余现金流量指标是一个绝对数指标,可以使部门经理目标与企业总目标相一致。
四、计算分析题
1.答案及解析:
(1)
(2)存货占用资金=平均存量×进货价格=40/2×500=10000(元)
(3)全年取得成本=固定订货成本+变动订货成本+购置成本=1000+(1080/40)×74.08+1080×500=543000.16(元)(或54.3万元)
全年储存成本=储存固定成本+储存变动成本=2000+100×40/2=4000(元)
(4)再订货点计算
交货期内平均需求=日需求×交货时间=3×4=12(台)
年订货次数=年需求量/一次订货批量=1080/40=27次
设保险储存=0,则:保险储备成本=0
=(13-12)×0.18+(14-12)×0.08+(15-12)×0.04=0.46
缺货成本=期望缺货量×单位缺货成本×年订货次数=0.46×80×27=993.6元
相关总成本=保险储存成本+缺货成本=993.6元
设保险储备=1,则:保险储备成本=1×100=100
一次订货期望缺货量=(14-13)×0.08+(15-13)×0.04=0.16
缺货成本=0.16×80×27=345.6元
相关总成本=保险储备成本+缺货成本=100+345.6=445.6元
设保险储备=2,则:保险储备成本=100×2=200
一次订货期望缺货量=(15-14)×0.04=0.04
缺货成本=286.4元
设保险储备=3,则:保险储备成本=100×3=300元
缺货成本=0
相关总成本=300元
因此,合理的保险储备量是2台(相关总成本最低),即再订货点为14台。
2.答案及解析:
第一车间:甲产品成本计算(单位:元)
第二车间:甲产品成本计算单(单位:元)
甲产品成本汇总计算表 (单位:元)
3.答案及解析
(1)发行价=1000×10%×(p/a,9%,5)+1000×(p,9%,5)
=100×3.8897+1000×0.6499 =388.97+649.90 =1038.87元
(2)用9%和8%试误法求解:
v(9%)=100×(p/a,9%,4)+1000×(p,9%,4)
=100×3.2397+1000×0.7084 =1032.37元v(8%)=100×(p/a,8%,4)+1000×(p,8%,4)
=100×3.3121+1000×0.7350 =1066.21元
插补法求解:
i=8%+(1066.21-1049.06)/(1066.21-1032.37)×1%
=8%+(17.15/33.84)×1% =8.5%(或8.51%)
(3)900=1100/(1+i)
1+i=1100/900=1.2222跌价后到期收益率=22.22%
(4)现金流入期望值=550
=550变化系数=550/550=1
要求收益率k=无风险收益率+风险附加=无风险收益率+风险报酬率×变化系数=8%+0.15×1=23%债券价值v=550/(1+23%)=447.15元
备注:第(4)问为原有教材内容,已删掉。
4.
或:
甲设备:
每年购置费摊销额(4年)=8000/3.1699=2523.74
每年税后修理费(4年)=2000×(1-0.3)=1400
每年折旧抵税(前3年)=〔8000×(1-0.1)/3〕×0.3=720
折旧抵税现值=720×0.9091+720×0.8264+720×0.7513=1790.5
折旧抵税摊销=1790.5/3.1699=564.84
残值损失减税摊销=(800×30%×0.683)/3.1699=51.71
平均年成本=2523.74+1400-564.84-51.71=3307.19(3307.18)
10台设备的年成本=3307.19×10=33071.9元
乙设备:
每年购置费摊销额=5000/2.4869=2010.54
每年税后修理费摊销=(2000×0.7×0.9091+2500×0.7×0.8264+3000×0.7×0.7513)/2.4869=172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