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升级逼迫职业教育转型
教育改革一直是关乎民生的大问题,也是长期以来被重点关注的领域。可喜的是,经历了长达一年多的艰难酝酿,《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xx年)》(以下简称《纲要》)终于进入了面向全社会公布并征求意见的阶段。面对市场的需要和经济转型的要求,中国的职业教育该怎么改?又要冲破哪些瓶颈和障碍?一时间,成了今年最热门的话题。
教育制衡之痛
20世纪xx年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应运而生,高职教育的发展,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地方人才供需上的突出矛盾,然而,经过了30多年的发展,随着中国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换代,相应的技能人才需求大增,我国技能型人才需求激增与储备不足的矛盾也日益凸显,高技能人才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出现了“技工荒”。一边是高校毕业生找工难,一边是企业招不到合适的高层次技术人才,劳动力分配的不平衡再次凸显了中国职业教育的偏差。
从专业设置和师资角度看,高等职业教育对于真正技工性人才的培养非常欠缺。各地很多职业技术学院技工类专业不足,多是一些市场营销类专业。相关研究公司的调查数据显示,43.2%的认为目前职业教育的教材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这当然与学校的师资力量有关,毕竟技工类专业教育对师资的要求还是有一定特殊性的。所以,老师和教授应该都是有相关专业职业经历的人,对这个行业的实际操作很了解,有自己的心得。有了职业化的教师队伍,才能保证好的教育课程的实用性。
有专家指出,与发达工业化国家的职业教育相比,我国职业教育存在着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有待提高、专业体系与产业和职业岗位不对接、课程体系与岗位技术标准不对接、教材内容脱离企业实际、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仍在普遍采用等问题。这些羁绊导致我国职业教育失衡严重,同时也影响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步伐。
新教改为职业教育提速
面对我国职业教育中的种种问题,新教改纲要提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到20xx年,形成适应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分析师认为,职业教育发展的水平是一个涉及到整个国家经济转型的战略问题,这要求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办学宗旨,专业结构与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紧密对接。当前的“用工荒”现象,既是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呼唤,又给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产业转型的现实,各地高等职业教育需要调整办学思路,才能更好地服务地区经济发展。
然而,一个庞然大物的变革必将引起不同阶段的阵痛,虽然《纲要》中还存在着需要完善的方面。作为教改纲要的制定者,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审时度势,结合国家产业结构提升的战略,为我们的职业教育制定与之相匹配的教改步骤。让我国的职业教育成为支持中国经济发展的资源与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