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政府关于加快工业强县步伐的工作意见
工业是立县之本、崛起之基、富平易近之源。为推进我县工业经济快速成长,提前实现“百亿枞阳、十亿财政、全省进十强”的奋斗方针,按照我县“十一五”成长规划、县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及人年夜、政协“两会”的部署,现就进一步加速工业强县轨范,提出如下若干定见。
一、进一步熟悉加速工业强县轨范的主要性和紧迫性
工
业成长水平是县域经济社会成长水平的主要标识表记标帜,实施工业强县计谋,是加速枞阳率先崛起的关头环节。实践证实,工业是县域经济实力的“晴雨表”,是财富结构进级的“火车头”,是加速城镇化、农业财富化和新农村培植的“助推器”,是增添财政收入、城乡居平易近收入和扩年夜就业的“主渠道”。我县工业经济在“十五”时代取得了长足成长,形成了必然的规模和特色,枞阳海螺水泥、汽车零部件、纺织服装等一批重年夜项目接踵建成投产,“六年夜支柱”的工业主体框架初步形成,已实现了从工业立县向工业强县的跨越。当前和此后一个时代,是我县加速工业经济成长的关头阶段,面临经济全球化历程加速和各地你追我赶的激烈竞争态势,全县上下必需审时度势,与时俱进,进一步熟悉加速工业经济成长的重年夜意义,进一步增强工业强县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平稳树立工业主导思惟,切实把工业作为县域经济的脊梁,实现工业高速度、高质量、可持续成长,尽利巴枞阳打造成一个动力强劲、实力雄厚、活力迸发的工业强县,奋力敦促枞阳在全省率先崛起的历程。
二、进一步明晰加速工业强县轨范的成长思绪和方针使命
(一)总体要求:周全落实科学成长不美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扩年夜县域经济规模、优化财富结构、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为方针,以系统体例、科技立异为动力,以项目培植和招商引资为载体,以园区为平台,以优化情形为保证,加速成长速度,提高成长质量,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本耗损低、情形污染小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地成长。
(二)成长思绪:紧紧把握国家宏不美观调控政策、财富结构计谋性调整和长三角地域财富结构优化进级的历史机缘,环绕“两点(县城、横埠)两线(沿江财富带、沿路工业走廊)”,实施“财富东接、企业集群、双沿双围、更始立异”四年夜计谋,壮年夜优势财富,打造财富集群,促进工业总量的迅速扩张和财富结构的加速进级,不竭提高工业的整体素质和焦点竞争力。要倾力打造七年夜板块:一是打造建材板块,力争“十一五”末产值达50亿,税收达5-7亿;二是打造汽车零部件板块,力争“十一五”末产值达40亿,税收3亿元以上;三是打造纺织服装板块,力争“十一五”末产值达20亿,税收2亿元摆布;四是打造采掘业板块,力争“十一五”末产值达40亿,税收3亿元;五是打造轮回经济板块,力争“十一五”末产值达30亿,税收2亿元;六是打造造船业板块,力争“十一五”末产值达10亿元以上,税收1亿元以上;七是打造农副产物加工板块,力争“十一五”末产值达40亿,税收1亿元以上。
(三)方针使命:20**年,全县规模工业企业成长到100家以上,完成工业产值56亿元,比上年增添40%,其中七年夜财富板块规模企业产值比上年增添50%;招商引资引进90个以上万万元以上的项目中,工业项目及其引资额均占70%以上,“一区六园”全年新增万万元以上入园工业企业50-60家,实现财政收入1.3亿元(不含海螺)。到“十一五”末,全县规模工业企业成长到250家以上,产值230亿元以上;枞阳经济开发区面积达30平方公里以上,落户产值10亿元以上企业3-5家,产值亿元以上企业50家,新增工业产值打破100亿元,实现税收12亿元以上,力争超额完成我县“十一五”规划的工业成长方针使命。
三、进一步落实加速工业强县轨范的主要法子
(一)加速工业园区成长。阐扬工业园区(含乡镇功能区)在政策、情形、打点和基本行动措施等方面的整体优势,积极指导重点项目向工业园区集中,以年夜项目支撑工业年夜成长。
鼓舞激励工业园区加速基本行动措施培植。实施基本行动措施培植贷款贴息政策,县财政每年放置1000万元用于贷款贴息,贴息资金实施“总额节制,按季结算,先报先贴”。
鼓舞激励主干企业在工业园区成立创业基地。聚积配套财富,形成集群结构,重点扶持工业增添值高、手艺含量高、市场潜力年夜的品牌产物,力争“十一五”时代新增省级及省以上品牌产物3-5家,85%以上的工业企业落户县开发区和乡镇功能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