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工作情况汇报
2、加大对已经进厅业务的协调力度。目前要求进厅办理的**项审批事项,由于各种原因只有少数项目能够在大厅办理,主要是各部门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在大厅受理的业务,权力还不能全部下放到“窗口”,办事群众需要往返各部门之间,起不到便民的效果。
3、不断提高办事效率。建立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提高效率,精简办事程序。增加即办件的数量,凡是做出了承诺的,要在规定的期限内办好,诚实守信,取信于民。对一个涉及多个部门审批的事项,逐步完善“并联审批”。
4、加强领导和管理。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的建立是对旧的行政管理方式的改革,涉及面广,是个系统工程,要求各部门要给予积极支持和关心“中心”的工作。对“窗口”工作人员的考核结果要奖惩分明,对多次考核成绩差的人员实行一票否决,取消所在单位一切评先评优资格。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探索推行全程办事代理制的运行模式
由于目前“中心”大厅的面积只有**平方米,各部门全部在大厅办理业务不够现实,为了能够更好地方便群众和服务群众,实行全程办事代理制是比较可行的办法。
全程办事代理制是指行政审批部门工作人员依法无偿全程代替申请人办理其申办行政审批事项,实行统一受理送达,代理人全程dai办,限时满意办结,全程跟踪监察的一种行政审批服务模式。本实施办法适用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县政府各部门、事业单位及市直单位。对已进厅的审批事项由其窗口工作人员负责代理,对未进厅的审批事项,县政府委托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在“中心”大厅设立行政审批事项受理窗口,统一受理、统一送达,受理窗口将受理审批事项移交到有关部门代理人办理。县级所有审批事项一律在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受理,各行政审批门部门不得自行受理审批事项,杜绝“体外循环”。
2、规范已进厅的审批事项
进厅各“窗口”都存在权力没有下放到“窗口”的问题,出现了办事群众在各部门和“中心”两头跑的现象,给办事人员增加了麻烦。为了方便群众、减少麻烦,督促各部门应尽快将权力下放到“窗口”,保证对窗口的授权,能够压缩的环节尽量压缩,增加即办件,部门负责人与“窗口”工作人员签订授权委托书,明确了“窗口”的审批权限。如果都存在“体外循环”现象,在“中心”能够受理的,在原单位还能够受理,这样会让办事群众摸不着头绪,失去了成立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的意义,达不到“依法行政、服务至上、公开透明、高效便民”的服务宗旨。
3、调整进厅部门
目前在进厅的各部门中,大部分部门审批事项都是以承诺件为主。有些部门的承诺件审批环节多,程序复杂,权力下放不到窗口。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中心”准备积极走访未进厅的行政部门,找出有些部门可行的、涉及面广的、业务量较大的即办件,对大厅现有的部门权力下放不到“窗口”的承诺件进行调换。从而改变“中心”业务量少,服务群众面窄的现象,也能改变有些窗口人员无事可做,人员浪费现象,充分利用“中心”现有的条件,发挥最大的作用。
4、加强对窗口工作人员的管理
目前由于进厅各“窗口”工作人员关系还在原单位,受“中心”和原单位的双重领导,在人员管理上一定要严格,杜绝两头无人管的现象,再加上大部分“窗口”没有业务,容易出现人心散漫现象。要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奖罚结合,充分调动窗口工作人员及代理人的积极性。“中心”制定了百分考核管理办法,严格考核监督。每月对窗口工作人员及代理人进行考核,根据得分情况,评选出“红旗窗口”和“工作标兵”。根据月度考核结果进行年度考核,被评为“先进窗口”、“优秀工作者”的,中心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并将考核结果反馈到所在单位,记入本人档案。月度考核为差的,给予黄牌警告;一年内两次月度考核受到黄牌警告的窗口工作人员,实行一票否决,取消所在单位一切评先评优资格。设立中共**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党总支。进入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原则上两年不变,党团关系转入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实行统一管理。
行政审批服务中心 20**年8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