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本站已有 十几万 份求职资料啦!


借鉴国际经验,推进和完善我国反避税工作

10-15 21:46:17 来源:http://www.qz26.com 办税指南   阅读:8301
导读: 5.滥用税收协定。对不同税收协定和各国税收法律会有不同的滥用税收协定避税手法。最常见的是采用“直通公司”方法进行避税,即未签定税收协定的国家居民公司希望享受我国与某国税收协定待遇,则通过在某国设立全资空壳子公司,将我国所得体现在该子公司,从而间接享受我国有关税收协定优惠,达到避税目的。 (三)涉外企业成功避税的原因 企业避税的原因很多,而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强烈欲望是避税主要动因,就我国而言,企业成功避税有国际税收环境,也有我国税收征管及反避税能力等原因,主要表现有以下几方面: 1.跨国或跨地区集团经营模式,为公司自主内部定价避税创造条件。集团式经营有利于企业合理配置资源,为达到全球范围利润最大化,企业必然充分利用集团的价格内部化优势,通过税收筹划,制定最优税负的内部转让价格,以逃避税收。这是跨国企业最普遍、最直接的成功避税方法。 2.我国与国外税收制度和财务制度差异,为涉外企业避税筹划有机可乘。如果我国有关税法的税率、征税对象与外国一致,就不存在避
借鉴国际经验,推进和完善我国反避税工作,标签:地税办税指南,http://www.qz26.com

    5.滥用税收协定。对不同税收协定和各国税收法律会有不同的滥用税收协定避税手法。最常见的是采用“直通公司”方法进行避税,即未签定税收协定的国家居民公司希望享受我国与某国税收协定待遇,则通过在某国设立全资空壳子公司,将我国所得体现在该子公司,从而间接享受我国有关税收协定优惠,达到避税目的。

    (三)涉外企业成功避税的原因

    企业避税的原因很多,而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强烈欲望是避税主要动因,就我国而言,企业成功避税有国际税收环境,也有我国税收征管及反避税能力等原因,主要表现有以下几方面:

    1.跨国或跨地区集团经营模式,为公司自主内部定价避税创造条件。集团式经营有利于企业合理配置资源,为达到全球范围利润最大化,企业必然充分利用集团的价格内部化优势,通过税收筹划,制定最优税负的内部转让价格,以逃避税收。这是跨国企业最普遍、最直接的成功避税方法。

    2.我国与国外税收制度和财务制度差异,为涉外企业避税筹划有机可乘。如果我国有关税法的税率、征税对象与外国一致,就不存在避税筹划的问题。而实际上各国的税制差异以及相关联的财务制度收入确认、成本核算等差异,给跨国企业提供实现避税重要外部环境。

    3.国际避税港的存在,为涉外企业转移利润避税提供了方便。目前,国际存在不少既不征财产税又不征所得税的“纯避税地”,许多在中国投资的外商都在这些避税港设有子公司并经常利用避税港作为转移利润的基地,设计谋划全球避税方案。

    4.我国与外国签订的税收协定条款内容和各国税收优惠不同,为涉外企业避税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由于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国为了吸引外国投资者,竞相出台许多的税收优惠政策,形成了有害税收竞争环境。另外,我国与外国签有大量优惠条款内容不一的税收协定,如预提税税率差异等,同时存在未签订税收协定的国家,这些都给跨国公司更大的筹划避税空间和滥用。

    5.我国征管水平不高,反避税能力不强,为涉外企业避税提供了舞台。目前,我国征管基础工作和征管手段薄弱,缺乏对企业经营情况、申报水平、国际国内行业产品或劳务交易价格和利润水平的收集和跟踪信息化管理,税务人员日常只忙于征收和对个案的稽查,缺乏宏观的、行业性的比较分析;具备国际税收、会计、外语和反避税工作经验等综合能力涉外税务人员缺乏,与拥有一批精通财税专业高级人才的跨国公司比较,税务部门显得势单力薄。

    6.地方政府对企业避税认识不足和纵容为跨国公司避税提供了庇护。吸引投资是地区政府政绩的重要指标之一,一些地方政府官员突出政绩,盲目追求地区生产总值,对外商投资只数量,不重质量,往往靠牺牲税收利益吸引投资。因此,在目前地方可运用的税收优惠政策空间越来越少的情况下,往往不支持税务部门开展反避税工作,甚至纵容企业避税行为,总认为反避税会把企业吓跑,有损当地经济利益,给税务部门开展反避税工作带来干扰,也成为涉外企业避税的保护伞。                                    

    (四)我国反避税工作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国反避税法规已渐成体系。自1986年开始反避税调查工作以来,先后制定了一定数量的法规。1991年颁布实施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细则对转让定价问题作了具体的规定;1993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以及20xx年实施新的税收征管法,对关联企业间业务往来的税收处理也作了明确规定。1992年制定了《关联企业间业务往来税收管理实施办法》,1998年发布了《关联企业间业务往来税务管理规程(试行)》,20xx年发布了《关联企业间业务往来预约定价实施规则》,20xx年修订完善了《关联企业间业务往来税务管理规程》,法律法规、管理制度和操作程序的逐步完善,体现了税务总局对反避税工作的重视,也为基层开展反避税工作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持。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Tag:办税指南地税办税指南个人创业指导 - 办税指南
【字号: 】 【打印】 【关闭
最新更新
推荐热门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财务资料 | 范文大全 | 求职简历 | 财会考试 | 成功励志
Copyright 二六求职资料网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